小南看展|见证“流光”岁月,以“飞影”记录香港电影发展

南方+ 记者

4月24日,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意香港”主办的《流光·飞影》2021香港电影主题摄影展在广州K11言几又书店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为观众带来香港本地著名摄影师卢玉莹女士和新生代摄影师、视觉艺术家曾觅女士的作品,让大湾区观众认识并感受香港电影的独特魅力。

本次摄影展是"香港周2021@广州"的系列活动之一,并分为「流光」、「飞影」两个单元,分别展现了两位风格迥然各异的摄影师作品,一位是在七八十年代擅用近距离拍摄人物黑白照,并自称为“城巿猎人”的资深摄影师,一位是以浓烈色彩表达作品见称的青年摄影师。沿着展览的动线,观众将通过她们的镜头不仅可以回味香港电影的流金岁月,更能感受炽热如初的创作激情。

流金岁月,拼搏不息

走进「流光」展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卢玉莹女士镜头下鲜活灵动的香港电影人像。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卢玉莹穿梭于各片场之间,用擅长的28mm广角短距离捕捉台前幕后电影人的真实性情,以黑白照呈现香港电影工作者的日常,后来集结成《电影人》一书出版。

此次展览所挑选的卢玉莹作品中不乏香港影坛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人,例如刘德华、林青霞、许鞍华等。“我喜欢贴人、埋身战、要跟被摄者有感觉,我不喜欢从远距离zoom过去”,卢玉莹巧妙地用了她的方法,潜入这些电影人没设防线的时空,抢捕一剎那的真实人性。正如徐克在《电影人》的序里写道:“这就是卢玉莹的镜头魔法,她带你进入你以为认识的人的另一个领域,让你重新感受这些人的内心世界。”

刘德华(演员歌手) 照片摄于1983年

刘德华(演员歌手) 照片摄于1983年

许鞍华(导演) 照片摄于1979年

许鞍华(导演) 照片摄于1979年

那时的“当下”,成了今天的永恒。通过卢玉莹的作品,观众可以看到电影人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肯捱肯搏,永远有出头天,“红裤子”也有机会成为大明星。摄影展所致敬的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造就了不可磨灭的灿烂光辉,奠定了华语电影的风格和底色。通过卢玉莹的照片,观众能更立体地认识每一位电影人,了解他们水银灯以外的舞台和人生。

先锋前卫,炽热如初

跟随展览的动线,穿过上世纪的流金岁月,来到本次摄影展的另一个「飞影」展区。在这里,观众可以感受到从经典黑白到前卫彩色的变化与视觉冲击。该展区作品来自香港新生代摄影师、视觉艺术家曾觅,她的作品代表着新一代香港电影人对于电影艺术的新诠释,和为行业带来的更多可能。

与卢玉莹的作品截然不同,曾觅的色彩大胆丰富,视觉冲击强烈,具有叙述故事细节和人物情感的能力。在2014年,一直担任摄影师的曾觅,以剧照师及海报设计师身份投身电影圈。她所拍摄的剧照构图巧妙,总能精准地捕捉电影中某个时刻的独特氛围和情绪。在海报设计领域,从参与主题概念设计、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海报,以至宣传活动等工作,她都力求概念、视觉设计及内容完整性。

对于不同的电影题材,曾觅有着不同的演绎方法。例如温情的电影,她会用中近距离拍摄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剧照更具感染力;而“硬碰硬”的动作片,曾女士会用低角度加广角镜拍摄主题海报,来展现磅礴的气势,画面整体更具张力。

香港导演陈木胜遗作《怒火》,由甄子丹、谢霆锋主演

香港导演陈木胜遗作《怒火》,由甄子丹、谢霆锋主演

随着两地电影行业的深化合作,越来越多的优秀合拍电影登上荧幕,正如创意香港总监曾昭学在影展开幕式上所言:“随着香港电影与内地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与内地电影人已有共识,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虽然有着不同的叙事风格,但多年来我们彼此各取所长,相互成就。”该展览的策展人、资深影评人蒋伟民在开幕式当天的分享会上亦认同,乘着大湾区经济的腾飞,内地和香港更应该把握各自的优势,携手共进,为观众带来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带领华语电影开辟新格局,走向更广阔的国际电影舞台。

《流光·飞影》2021香港电影主题摄影展展览信息

日期:2021年4月24日至5月23日

时间: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6号 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B2“言几又”书店

免费观展

【记者】张思毅

编辑 梁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