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2020年深圳四区GDP增速过5%,总量第一又是TA

南方+ 记者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统计局获悉,备受外界关注的深圳市2020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8元。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公报透露了2020年深圳各区GDP的情况。2020年各区GDP的总量排位与2019年相比有所变化,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占据前三甲位置。其中,四区GDP增速达5%及以上,分别为:盐田区、光明区、南山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总体来看,2020年,深圳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分区地区生产总值

2020年分区地区生产总值

 整体概况:GDP同比增3.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近4成

初步核算,深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201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01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79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4.01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7190.44亿元,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1%。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27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893.45亿元,增长2.6%;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1601.03亿元,下降0.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1380.69亿元,增长1.8%;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1227.04亿元,增长6.2%;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427.76亿元,增长2.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34.50亿元,下降0.2%;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408.25亿元,增长24.4%。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逾七成

2020年,深圳全部工业增加值95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9.4%;股份制企业增长3.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6.1%和72.5%。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0.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5.0%;金属制品业增长0.6%;汽车制造业增长6.4%;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0.3%。

2020年分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020年分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服务业方面,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937.7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3%,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9.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8.1%。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8.2%,民间投资占比近一半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4%;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3.0%,民间投资增长14.5%,港澳台商经济投资下降17.7%,外商经济投资下降14.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4%。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3%。工业投资增长0.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5%。

201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1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20年分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20年分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2020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4.83亿元,比上年下降5.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683.56亿元,下降4.2%;餐饮收入额981.27亿元,下降12.6%。

 

2020年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0年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0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6%,饮料类增长7.7%,烟酒类下降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9.3%,化妆品类下降11.8%,金银珠宝类增长5.4%,日用品类下降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1.6%,中西药品类增长14.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6.7%,家具类下降22.4%,通讯器材类下降14.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1.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1.2%,汽车类下降1.6%。

出口总额连续二十八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2020年,深圳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总额16972.66亿元,增长1.5%;进口总额13529.86亿元,增长3.6%。出口总额连续二十八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434个,比上年下降2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6.83亿美元,增长11.2%。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3648.6万元

2020年,深圳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8元,比上年增长3.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581元,下降5.9%。恩格尔系数为30.8%。

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2020年末全市有1268.55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22.44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2020年末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53个,比上年末增加6个,床位12147张,增长19.0%。编办登记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3个,救助管理站床位484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05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48.60万元。

各级各类学校比上年增加71所,成人高校招生数下降

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713所,比上年增加71所;毕业生54.41万人,招生66.23万人,在校学生242.16万人,分别增长5.7%、3.5%和4.3%。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881所,增加45所;在园幼儿55.97万人,增长2.7%。有小学347所,增加7所;在校学生109.12万人,增长2.1%。有普通中学435所,增加18所;在校学生51.76万人,增长8.4%。有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3.62万人,增长20.3%。

全年全市普通本专科招生4.16万人,在校生11.00万人,毕业生2.23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1.11万人,在校生3.32万人,毕业生1.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招生1.08万人,在校研究生2.28万人,毕业生0.54万人。

 

2020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及增长速度

2020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8万人,比上年增长9.4%,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57.6万人,增长7.7%。年末全市各级创新载体268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124个,省级创新载体957个,市级创新载体1600个。

文体、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全市逾九成市民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合格以上

2020年,深圳有各类公共图书馆710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4922.67万册(件),比上年增长7.6%。全市拥有博物馆、纪念馆55座,美术馆12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77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4686个,比上年增加227个,其中医院14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2904张,增长22.6%,其中医院病床57672张,增长21.8%;卫生技术人员106261万人,增长3.4%。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9001.8万人次,下降16.7%,其中处理急诊640.39万人次,下降16.2%;入院人次150.7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6.6%。

全市市民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1.4%。其中优秀率为17.0%,良好率为40.7%,合格率为33.7%。

【记者】张秀娟






编辑 文海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