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珠海2.1万多名初三学生将参加中考。
为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备考,理解、掌握、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结合2020年12月4日珠海市教育局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帮助老师、学生、家长了解2023年珠海新中考改革动向,即日起,南方+将推出一组“2021年中考备考建议及2023年珠海新中考改革学科学习建议”的报道,邀请珠海市、区初中学科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为大家把脉问诊、指点迷津。
家有中考生,千万别错过!今天推出化学学科备考建议,指导老师为珠海市香洲区化学教研员、市初中化学中心组副组长、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文园中学老师康园园。
康园园老师。
康园园老师表示,有着正确的备考方向、科学的备考策略、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刻苦努力,同学们定能成为考场上的勇者和强者。
考试时间缩减不意味着试卷难度降低
“化学科试卷在2020年出现较大变化,从考试时间到题型和题量都发生了变化。”康园园老师介绍,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初中学考”,也是大家常说的中考)化学卷考试时间由以往的80分钟变成60分钟,题目数量由25道题变为21道题,全卷阅读量由2019年省卷的3609字减为2020年省卷的2923字,从实际情况来看,时间和题量的缩减并不意味着试题难度和各种要求降低。
根据省教研院发布的《关于命制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化学科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预设难度0.55左右(此难度系数按照全省平均水平进行预设)。
2020年省学考化学试卷具体题型和分值分别为:单项选择题(15小题,分值为45分)、填空题(2小题,分值为15分)、实验题(2小题,分值为20分)、综合能力题(1小题,分值为10分)、计算题(1小题,分值为10分)。
2020年省学考化学试卷为第一次根据上述《通知》要求进行命制的试题,2021年初中学考试题的命制应继续按照以上《通知》要求,考试时间、题型、分值及全卷难度等应基本和2020年保持一致。
去年试卷中初中化学的必考知识点和题型基本都考查到了,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转化,气体的制备,化学反应后产物成分的探究、工艺流程、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实验操作、实验探究、化学计算等。试题中使用的情境素材有我国北斗导航卫星所使用的材料及推进剂的成分、防控疫情中使用的84消毒液的成分、《Nature》期刊报道的用于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及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路径等,素材虽新颖,但考查的内容很常规。试题难度适中,题量适中,既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完备,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定性和定量等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要能辨析,会推理,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
对试题进行分析发现,学考化学试卷选择题由以往的14小题变为15小题,分值由2分变为3分,一些原来在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放在选择题进行考查,因此部分选择题难度系数提升。
具体来看,16题和17题是两个填空题,考查的知识点多,较分散,但难度不大。18题是实验题,以往实验题常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考查方向很明确,难度不大。
18题考查的是含可溶性杂质(MgCl2)的粗盐的提纯实验,这是一个新的变化,这也说明未来实验题考查的范畴将不再局限于只考常见气体的制备,还可能考查初中化学中的其它实验以及与实验相关的内容,这就给备考带来了考验,学生要熟练掌握初中阶段所有化学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相关内容。
19题是实验探究题,探究题的路径一般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探究题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是:熟悉以上探究路径,掌握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晰探究中所涉及化学原理,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探究题往往起点高,落点低,需要学生以稳定的心态来迎战。
20题是综合能力题,这是一个新题型,以2020年省卷的综合能力题作为参照,该题应是以工艺流程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反思和评价能力等,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
21题是综合计算题,该题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反应的能力,对图像、表格及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学生不仅要会计算还能明晰各个数据的化学意义,不仅会识图还能够绘图。
由此看来,新学考考试时间和题量的缩减并不意味着试题的难度和各种要求降低,考生要对“答”如流,仍需具备扎实完善的知识储备、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学科素养。
四大科学备考建议,考生需提前知
结合考题变化,康园园老师就2021年初中学考化学科备考为大家提供了四点建议:
一是完善知识储备,构建知识体系,掌握思路方法。大多数学校的第一轮复习是按照知识板块进行,如身边的化学物质板块、物质构成的奥秘板块等。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板块的意义在于建立知识点间的关联,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通常按照专题进行,如实验探究专题、工艺流程专题、化学计算专题等,专题复习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完整的认识思路等。完善的知识储备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明确的思路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复习中,要常问问“为什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知识的应用、原理的分析、方法的提炼、思路的梳理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科学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和素养也可以得到提升。
三是重视答题的规范和精准。部分学生在答化学题时常有“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体会。化学科的学习特别要求学生有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审题、答题的习惯。因此,在复习中要训练认真和仔细地审题、规范且精准地答题的好习惯,做到会的即对。如果出错要及时纠错,分析错题原因,过后还要针对错题强化认知,争取做到此类问题的“零出错”、“零失误”。
四是由“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复习中,一定的试题训练量的积累是必要的,有了“量”的积累才可实现“质”的飞跃。这里的“量”不仅是刷新题的题量,还包括错题的纠错,针对错题的总结、反思及变式训练的再次针对性练习的积累。
新中考加入实验操作考试,建议考生增强动手能力
从2023年中考起,化学科的考试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化学科将以满分为80分计入总分,其中有8分为实验操作考试得分。如何做到胜券在握,这是参加新中考学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
康园园老师表示,无论考试的要求如何变,化学学科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大家不要为变化所担忧。
“学好化学最好的方法是爱上化学,让自己成为一名化学小达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大到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小到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物质。康园园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多关注身边的物质,如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纺织面料、食材和各种食品添加剂、航空航海等领域的新型材料等等。既关注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也关注科学家们创造出来的新物质,关注这些物质的用途,尝试推测它们的性质,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它们有怎样的组成和结构等。同学们还可尝试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如探究一下海水晒盐的原理、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验证空气中某些成分等等。
新中考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实验操作考试。康园园老师建议同学们主动锻炼动手能力,如:做一位烹饪小达人。烹饪中所需的动手能力一点不比化学实验的少。化学实验只是更加精细化、微型化,操作上要求更规范一些。
此外,化学学科有着很独特的看世界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视角。因此,同学们在分析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现象时,学着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对比、归纳、演绎等。学着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通过本质推理现象。康园园老师表示,证据意识和推理能力也是同学们在化学学科学习方面需要掌握的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
【指导名师简介】
康园园,珠海市香洲区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珠海市青年骨干教师,珠海市初中化学中心组副组长、区统考命题组组长,市新教师、农村骨干教师、怒江州骨干教师跟岗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国培班”主讲教师。精研教学,有独立的教学风格,中考成绩突出。承担各级公开课数十余次;多次承担区“空中课堂”公开课和“中考夜话”专题直播课,获评区“先进个人”。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冉小平
【实习生】李意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