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资讯|第二小学: 精雕细琢 润物无声 ——六年级公开课研讨展示活动

南海区家促会
+ 订阅

南海区家促会心理辅导热线

稿件来源: 第二小学微信公众号

录入:南海区家促会丹灶办事处ZengSS

【臻美教育,有为二小】精雕细琢  润物无声——六年级公开课研讨展示活动

好的课堂,循教学之道,如清涟荡漾的滟滟池塘,于清风无声中滋润学生的心田。好的课堂呈现,更要见教师之功底。为了不断提高六年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教师自我风采的舞台。我们年级组语文教师在本学期第七八周,开展了一次公开课研讨展示活动。

六年级的邵月葵上了一节《为人民服务》演讲稿课文的公开课;

温检娣、陈彩旺两位老师,则上《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回忆录课文的两个课时。

陈引芳主任评道:“邵老师敢于挑战难课文,是对难课文的一次探索,卓有成效。课堂真实地呈现师生的教学状况。富有经验,熟知考点和训练点,实在、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比如‘鼎’字的提醒,多音字的指出,司马迁资料的补充等。设计巧妙,能为学生的理解铺路,如:理解“为人民服务”,变成填空式:是指为了(  )而工作,( )地为人民做事,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 )。”

语文科组长陈钻芳老师:“温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温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以一个主问题贯穿全文,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在互相交流、互相补充过程中,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温老师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引,时时为写作打下基础。温老师的课堂扎实而有实效!”

同时,也评价陈彩旺老师的课:“陈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陈老师教学设计层层深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抓住语言、动作的语句、句式的转换等,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陈老师课堂容量大,富有实效!”

教师对课堂的探索,永无止境。好的课堂,润物无声,育人自然。

撰稿:丹灶二小 彭天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