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脊柱侧弯:高低肩、长短腿、驼背人群注意了!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 订阅

周志辉医生为患者做治疗

5个多月前,14岁的小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痛,久坐写字时明显,跑步时痛感加重,曾到其他医院就诊,确诊为脊柱侧弯,但康复体操治疗效果一般。最近学业繁重,觉得腰背痛明显加重,而且起病以来睡眠一直较差,为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周志辉医生接诊后,为小陈进行详细体查:高低肩,脊柱呈C型改变,凸向右侧,右侧背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比左侧丰厚,仰头受限,弯腰受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感觉障碍,诊断为脊柱侧弯。

予以正骨推拿及康复训练三次后,症状有所缓解,可以正常入睡。治疗一周后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脊柱侧弯明显改善。

治疗前脊柱侧弯明显

治疗一周后脊柱侧弯明显改善

如果你已经察觉到身体的不对称,如高低肩、骨盆明显歪斜、两条腿不一样长短等,那么很可能你的脊柱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即便目前还没有出现异常体态,为了脊柱的健康,以下这3种行为也应该注意避免。

容易造成脊柱侧弯的3种行为

01

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坏习惯,极容易造成骨盆歪斜,从而对腰椎产生压迫。人体正常脊椎从侧面看应呈“S”形,这种生理弧度有助于支撑人体骨架。常跷二郎腿,脊椎有可能变成弧形状(“C”字形),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可能造成脊柱侧弯。

02

趴桌睡

趴桌睡姿势不仅会引起颈椎屈伸位的病变,还会造成旋转位的错位,长此以往,胸椎及腰椎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除此之外,人在熟睡的时候,保护脊椎的肌肉和韧带本应该处于完全放松舒展的状态,趴着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不仅这些软组织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连脊柱也处于扭曲的状态。

03

单肩背包

很多人都有着单肩背包的习惯,为了防止包带下滑,肩膀会时不时的往上提并内收,久而久之会让脊柱失去平衡,很可能引发脊柱侧弯,并且还会刺激到胸椎神经,造成心慌、胸闷、腰背疼等问题。

脊柱侧弯危害的不止是脊柱

脊椎的正常曲度有前后两个方向,侧向发生弯曲则为异常,也就是我们说的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在早期时很难被发现,当存在较为明显的特征时,脊柱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弯曲,后背甚至会隆起肋峰(剃刀背),此时患者的体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此之外,还会造成驼背、鸡胸、骨盆倾斜、高低肩、长短腿等体态问题。

脊柱侧弯还会使胸腹腔面积减小,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的女性脊柱侧弯患者可能影响生育。

01

影响脊柱外形和功能

脊柱侧弯会导致脊柱变形、肩背部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倾斜、长短腿、姿势不良等异常形态,同时影响活动度等功能。

02

影响生理健康

脊柱变形易导致肩背部、腰部顽固性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神经受损、神经受压、肢体感觉障碍、下肢麻木、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03

影响心肺功能

早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尸检结果表明,其肺泡数量低于正常人,肺泡过度充气或萎缩,累积肺叶或全肺,肺动脉直径也远低于同龄人。

脊柱侧弯患者胸腔容积减小,吸气相和呼气相胸廓容积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脊柱侧弯影响气体交换,包括局部通气、血流、通气血流比、弥散等。易发短气、喘气等呼吸障碍,且影响血液循环。

04

影响胃肠系统

脊柱侧弯使腹腔容积减小、脊柱神经对内脏的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胃肠系统反应。

5步检查脊柱侧弯

01

观察肩膀

被测者闭眼原地踏步20秒,放松状态下自然站立,测试者从正后方拍一张照片,观察其两肩的高低。

02

观察肩胛

被测者裸露背部,保持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测试者观察双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平面。

03

前屈测试观察背部

被测者双膝伸直,双脚并拢,双手合并向前伸直,双手指向脚尖,从腰部开始缓慢向下弯至背部到达水平面。测试者站其背后,沿水平面观察被测者的背部两侧是否高低不平以及腰部脊柱两侧是否平直对称。

04

前屈测试观察脊柱

被测者裸露背部,重复上一条测试的动作步骤,测试者站其背后,用一支笔沿着被测者的脊柱画线,观察是否歪斜。

05

观察骨盆周围

观察被测者左右两侧的髂嵴高度是否一致以及腰部两侧褶皱分布是否均匀。

在进行测试时,需注意动作幅度,避免造成自身伤害,前屈测试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住院部

花都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广州市花都区专业康复机构,是集医疗、康复、护理、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学科,为广州北部地区康复设备、服务技术项目较齐全、医疗水平与质量较高的现代康复科室之一。

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开展技术:针灸、龙氏正骨推拿(龙氏治脊疗法)、林氏正骨推拿、浮针、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等。

康复医学科住院部诊疗范围:

肌骨疼痛康复——颈肩腰腿痛、青少年脊柱侧弯、驼背、高低肩、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狭窄、产后疼痛、肩周炎、骨关节炎、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关节损伤)等。

骨折术后康复——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等骨折术后、韧带重建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的功能障碍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脑卒中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术后)、臂丛神经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和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等。

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功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心理障碍等。

其他疾病康复——小儿斜颈、产后康复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