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探古访幽

茂名旅游
+ 订阅

“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位于茂名市北郊,占地三万多亩,景点包括好心湖和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游览“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的第一站是好心湖。

好心湖,在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内,水面面积达6.8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亮,色彩斑斓,风华绝代。

资料图

好心湖,是一座年轻的湖,芳龄仅四岁,却沉淀了久远的岁月痕迹,有过欲语还休的梦想和激情。

赏湖,思湖,你的面前很自然就会涌出另一座湖的倩影——西湖,你心中那杆四平八稳的天平很自然就有了例外。西湖的水面面积6.39平方公里,比好心湖小了一点点,因精致的景观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名动中外。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可能会像众多离开西湖岸边的游客那样,在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西湖的历史太长了,那过于深重的历史淤泥把湖水都搅浑了;西湖的文化太多了,那粘稠的文化气息把湖的自然风光给遮盖了。是的,西湖处处是景,也处处留情,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黄文军 摄

缱绻的风吹过白堤,吹过苏堤,吹到了好心湖,风开始变得清新脱俗了;慵懒的阳光照过断桥,照过苏小小坟墓,照在了好心湖的湖面上,阳光尽显了明朗的本色。较之西湖,好心湖清纯得如同女孩儿说来就来说停就停的那汪泪水。

好心湖是美的,这美是独特,独特在“好心”二字。

沉醉在好心湖美景中的游客们,曾记否,这样一座湖,几年前还是一片污秽不堪的工矿遗址?当然,在成为遗址之前,它也承载过无上的辉煌与荣光。

黄文军 摄

如果要刨根究底,事情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人类出现神话的时期。据说,盘古开天辟地死去后,变成了天神,天神对人世间的疾苦仍然念念不忘。一天,他来到南海边,经过一番观察和思量后,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派火神给海边沉海物质注入热度,派雷神对页状石头进行敲打,让黑水坑不断冒出油来,让当地的民众都能从中受益。于是,在神话的边际,出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南方一条小村庄里,几个饿极的放牛娃在泥地里砌石盘烤番薯,石盘是用随地可见的黑石块砌成的,当他们用干树枝点着火后,惊奇地发现,那些黑石块竟然可以发出蓝绿的火焰!有了这些可以燃烧的石块,远近的村民再也不用点食用油取暖和做饭了。

这一神奇的发现,慢慢传到了北京。

国家勘测队伍用三年的时间深度勘探,发现这片土地拥有极其丰富的油页岩矿、高岭土和煤炭资源,还把这地方命名为茂名露天矿。露天矿人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大军, 挥舞锄头铁铲,开始了热火朝天的长达三十年的刨挖和开采,为帮助国家甩掉“贫油国”帽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让同样年轻的茂名市坐拥了“油城”的称谓。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当油页岩开发的热潮退却后,矿坑被废弃了,成了远近出名的填埋废渣、岩渣的垃圾场和臭气熏天的死水湖。矿坑四周水土流失严重,露天矿周边村庄的生态逐渐恶化,很多村民们不得不逃离了家乡。

辉煌与苦楚同在,光荣与耻辱并存,这片曾经火热的土地变成了茂名人心头说不出的痛。

2013年12月31日,茂名露天矿移交给了茂名市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露天矿人开始了艰辛的生态修复工程:引水、种树、建馆、修路。于是,在宝藏之上,在蓝天之下,出现了这片宽大的湖,湖边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湖岸种上了四季盎然的绿树红花。为了铭记当年建设者们好心采矿炼油,也为了纪念“岭南圣母”冼夫人 “唯用一好心”的精神, 2017年8月,矿坑湖正式被命名为“好心湖”。著名作家熊育群先生几度造访,专门为这湖写下了惊艳绝伦的《好心赋》:燃火石之旷野兮,油页岩之示世。兴油城之高凉兮,开茂名之先声……好心湖之命名兮,承千古之悃德。倡向化之清明兮,惟好心之是举……

‍资料图

好心湖还在建设和完善中,省、市两级设计师们就在好心湖畔来回徘徊,皱眉思考,领导们如炬的目光早已穿透这万年的累积,穿越宽大的湖面,聚焦到了好心湖畔那些曾经饱受苦难的村庄上。于是,钧明集团来了,于是,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来了,于是,离乡背井的湖畔居民回来了,于是,一座充满激情、洋溢才情的牙象大地艺术公园活泼泼地站在了你的面前。

没错,游览“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的第二站是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游牙象大地艺术公园,是随采风去的。那天,走访的景点太多,脚步太仓促,眼睛太缭乱,心情太复杂,牙象大地艺术公园,我只记住了“牙象”两个字。

今年早春二月,我有幸成为考察牙象村作为采风基地的专家组成员,第二次来到了牙象大地艺术公园。从展览馆走向田间地头,慢下了脚步,看到了想要看的风景。

你看,连成片的格桑花海,红的粉的白的花儿,仿佛精灵一样,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头碰着头,跳着笑着,走向原野与天的交界,追逐着天边那片流动的云彩……我知道这些可爱的精灵,美丽不娇艳,柔弱又坚强,是幸福美好的象征,也是让人浮想联翩的载体。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想起了去年秋季,牙象大地艺术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就因种植了大片大片的五彩水稻,瞬间成为了网红打卡地。红的、紫的、黄的、白的、绿的、墨绿的,五彩水稻错落有致,风吹麦浪,看:反搭弓箭的冼夫人正策马朝你飞奔而来;蒙娜丽莎那抹挂在嘴角的笑容动了动,显得更加委婉和神秘了;梵高历经风霜的脸孔晃了晃,突然变得温柔了……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稻田收割后,田野种上了百亩格桑花,与格桑花海隔垄相对的,是一片风干的稻田,几头用禾杆织成的黄牛正悠然站立,或眺望,或吃草,或沉思……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除了秋有五彩稻田和春有百亩花海外,还有四季为你敞开大门的观景台、好心书屋、天空之境、穿梭之门、童梦、像素乐园……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的精髓,正如公园的名称那样,在“艺术”二字上。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一波波有才华的艺术家来过,他们把艺术创作在大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而大地也因为艺术的赋能,重新焕发了生命的光彩。

一位位牙象村的村民来过,亲身参与了这场充满惊喜的艺术盛会。当他们低头看看脚边刚刚间插好的彩色水稻,抹去脸上的汗水,再直起腰,看向不远处灰白相间的崭新房子,想着墙上涂抹着的那些缤纷彩绘,所有的累和苦,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是啊,还有什么比亲手建设和打造自己的家园更让人充满幸福的成就感呢?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毋庸置疑,“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确确实实给好心湖畔的村民带来了美好生活的新希望,也给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从田野回来,我们再次回到展览馆。我在挂有牙象大地艺术公园简介词的墙壁前,长久伫立。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牙象村原名瓦匠村,因土地富含高岭土等可塑性很强的泥土,适合烧制砖瓦,村民就在农闲时节做起了挖泥建窑烧瓦的活儿,瓦片远销茂名各地,取得很好的收益和口碑,“瓦匠”或“瓦匠村”由此而来。直到官府登记户籍时,村中秀才感觉“瓦匠”不够文雅,遂改村名为“牙象”。

村名的更改本来无可厚非,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变得更高大上,更具品味?问题是,曾经有不谙牙象历史的艺术家竟然望文生义,给牙象村雕刻了一具龇露惨白长牙的大象,把大象作为该村的地标雕塑,这不是一个大笑话吗?人家改了名,你不能把人家的历史给全然抹杀了啊!所以,中国乡村在走向振兴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供图

专家朋友们也以牙象大地艺术公园为例,纷纷给出了应对的策略:展览馆最应该展示的恰恰是一位辛勤劳作的“瓦匠”,而不是毫无生命的瓦片、竹片和干枯了的稻草;展览馆甚至可以改建成一座可供游客添砖加瓦的房子,让游客可以把自己的祝愿和祈祷写在砖头或瓦片上,自己添加上去;可以打造一批以生产建设为主题的乡村音乐、舞蹈情景剧,定期在公园里演出……

看到虚怀若谷的牙象大地艺术公园的管理者们低着头,忙着作记录,我的脑海也渐次升腾起一幅幅美景蓝图……

这样的探访有点意思。

作者简介

苏铁苏铁,原名苏好,二级作家,广东省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茂名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猫咪奥奥历险记》,《hello,高州》,“神奇小伙伴”系列:《会魔法的小石头》《凉果和不见了的爸爸》《黄豆、黄瓜与神秘声音》,儿童历史小说系列:《像你一样勇敢——遇见冼夫人》《像你一样好心——仁医潘茂名》,策划出版“hello,茂名”手绘读本系列(五册)。

文/苏铁苏铁

编辑/李幸芷

审核/曾群芳

出品/茂名旅游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