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洪:网络世界的隐形守护者,你看不见但我一直都在!|揭阳公安先进代表③

南方+ 记者

查看视频>>>

陈木洪视频。

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揭阳政法英模风采”系列报道第3篇。敬请关注。

伪造短信、恶意网站、虚假链接盗取信息……对于诈骗,大部分人想躲都来不及,但有一些人,哪有诈骗就迎头而上,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网络警察。无形的网络空间里,表面上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涌动,而网络警察就像蛰伏在暗处的海鸟,耐心守候,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扑出,揪出狡猾的“鱼儿”。

“对网警来说,电脑是一线,网络就是战场。”普宁市公安局网警陈木洪

初入军营

青涩少年练就军中好手

作为在公安系统工作20多年的警察,陈木洪现任普宁市公安局网警大队长,带领普宁网警大队穿行在虚拟世界里,守护全市的网络安全。然而这个看起来云淡风轻、默默隐匿在电脑背后的网警队长,多年以前也曾是个杀伐果断、冲锋陷阵的一线警察。

1988年,18岁的陈木洪血气方刚,带着对军人的满腔热忱加入了武警部队。两年的军队魔鬼式训练异常辛苦,却也足以让一个青涩少年变为十八般武艺精通的军中好手。当谈及那段训练岁月时,陈木洪没说一个苦字,“我是农村子弟出身,从小过惯了苦日子,”陈木洪至今记得一个细节,“一早上的训练过后,中午大家基本都在午休,而我没有休息的习惯,经常用木桶挑着粪便去菜地施肥,做惯粗活累活也就不觉得有多累了。”

就这样,带着农村子弟与生俱来的吃苦耐劳特质,陈木洪服役两年后继续就读武警指挥学校,毕业后担任县区武警中队干部,一待就是十年,期间曾收获“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等荣誉。从18岁到30岁,年岁渐长,属于军人的那份赤胆忠心也深深烙印在陈木洪心底,历久弥坚。

时光飞逝,很快日历翻到了2000年,伴随新世纪到来,陈木洪也迎来了他的职业新起点——从武警部队转业,进入公安系统。这一年,陈木洪三十而立,脱下了十多年的军装,换上了崭新的警装,从此开启了他长达14年的一线作战警察生涯。

三十而立

脱下军装换警装

进入新职业,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在陈木洪看来,军警不分家,在这条保卫人民、守护家园的路上,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从2000年起,陈木洪开始在基层派出所担任辖区民警,档案管理、资料内勤、接警出警、抓捕犯人……这一切或琐碎繁杂、或重大突发的问题,都需要陈木洪去解决。

虽是在基层派出所,但犯罪案件却不会因此而降低杀伤力,身处一线,陈木洪遭遇了不少惊险时刻。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次持枪抢劫案,当与犯罪团伙真枪实弹地当面对峙时,军人出身的陈木洪挺身而出,在紧急关头第一个冲进房间抓捕,最终成功将5人团伙一网打尽,“我是武警出身,关键时刻当然要冲锋在前的”,陈木洪聊起往事语气轻松,寥寥几句却难掩其中的惊心动魄与险象环生。

武警出身的陈木洪,得益于枪法精准的专业技能,能够安然无恙渡过一次次危机,而他也凭借这项本领在实战中逐渐打出名号,终于迎来一次重要机遇。2001年,陈木洪代表揭阳市公安局参加全省的击步枪手比赛,经过两个月的高强度培训,最终带队出征的陈木洪一行人斩获全省集体第3名的亮眼成绩,“这个是非常不简单的,”陈木洪言语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为了参加比赛,在八九月最热的时候天天户外训练,每个人几乎都晒脱了一层皮。”

努力不会骗人,在陈木洪身上,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化为前进征程的甘霖雨露,忍受的每一分煎熬都铸成殊死搏斗的坚硬铠甲。近二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从部队到看守所再到派出所,陈木洪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当。而到了2014年,新的职业升迁再次让陈木洪踏上新轨道,这一次,他从台前走到了幕后,成为了一名隐形战斗者——网络警察。

从台前到幕后

当隐形网络巡查哨兵

进入2010年,互联网狂潮席卷而来,一部手机甚至可以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所有问题。然而在打开窗户的同时,苍蝇也飞了进来,虚拟网络世界越庞大,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就越严峻。

早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时,随着电脑办案的频率越来越高,陈木洪开始察觉到网络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任何案件基本都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已经构成了一个社会。”意识到这点后,陈木洪不敢松懈,努力钻研网络技术知识,终于在44岁这一年,晋升成为普宁市公安局网警大队的大队长。

网络警察是穿梭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年轻警种,在浩瀚的数字蓝海中,时刻上演着没有硝烟的较量。面对人口近300万的普宁市,网络实时巡查、安全监管、网络安全宣传、打击网络犯罪……桩桩件件都是网警的职责所在,“普宁本地电商、网红直播等互联网经济发展快,出现商家纠纷、网络诈骗等网络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巡查、及时处理问题就成了陈木洪的日常工作之一。

每天早上8点,陈木洪到办公室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梳理从各地反映来的浩瀚网络线索,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最大程度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是方便,用得不好危害极大,”陈木洪谈起遇过的网络险情仍心有余悸。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一则因抑郁症欲自杀的消息就让陈木洪神经紧绷,在通过微博发现线索后,陈木洪火速带领民警核查轻生者身份,经过及时联系家属并密切关注,最终成功阻止事故,挽回了生命。

虚拟世界,现实交锋;于无声处,决胜千里。自2020年以来,陈木洪率领普宁网警大队及时巡查、快速落地,共挽救了6名轻生者性命;同时在他的带领下,普宁网警大队协助排查案件532宗,排查有效线索1217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480名,为公安办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揭阳市的网警队伍考核中,普宁网警大队连续五年夺得考核第一名。

无声交锋

让百姓远离指尖上的风险

除了应对突发网络险情,陈木洪还需充当隐形的“巡逻员”,确保支撑公众生活的各个网络系统稳定运行,“党政机关、水电气热、金融证券、交通、学校、医院等重点行业和单位的网络安全,都是网警保护的对象。”

建立制度、落实措施,这是陈木洪频繁提及的八个字,“网络系统安全必须通过制度去落实,我们的职能就是做好监督管理,”陈木洪说,“一旦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政府网站被黑客攻击,造成数据错乱或信息泄露。”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社会安全。为此,陈木洪坚持将各项考核化解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日日打基础、天天出成效、年终见硕果。在他的带领下,普宁各网站、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全都成功通过省厅安全测试,连续几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他也荣获了个人三等功4次,受到嘉奖7次,并被普宁政府聘为“普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网络专家组专家”。

在日常办案时,往往要分析大量数据,一个不起眼的小数字,都可能决定案件成败。“有时候我们遇到系统数据问题,这时陈队长总会主动去协调申请,及时为我们提供支援。”据网警二中队副中队长林晓东介绍,网络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犯罪的衍生速度也特别快,所以工作之外陈木洪也会经常邀请专业的科技公司为网警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全队的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

战场无形,对手无影,陈木洪以鼠标为盾、键盘为剑,与犯罪分子展开无硝烟的战斗,把危险挡在身后,把平安留给群众,用坚守网警岗位的每一天,保卫全城百姓的生活安宁。

守护三十年

痛并快乐着

“啪嗒啪嗒……”凌晨十二点,敲击键盘、点击鼠标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担任网警大队长以来,陈木洪已经习惯了随时待命、深夜突击的工作节奏,“虽然不需要到一线作战,但是只要有案件发生,都需要网警在背后做支撑。”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一个电话召唤,陈木洪就必须马上赶回局里,研讨案件——网络关联——收网抓捕,常年如此,风雨无阻。

而每天在电脑前正襟危坐,眼药水变成必需品,腰肌劳损成为常态,长此以往陈木洪的身体也开始亮起了红灯。“大概是一年前,坐在办公室里突然感觉到头部神经被压到了,去医院检查后,发现颈椎出问题了。”即使如此,情况一有好转,陈木洪又开始频繁往办公室跑了。

穿梭于看不到的战网和数不尽的海量数据中,坚守在无数个动心忍性、甘于寂寞的深夜里,陈木洪始终用初心不改的默默付出,践行守护网络安全的铮铮誓言。而从曾经冲锋陷阵的一线民警转为整日隐形于电脑背后、寂寂无名的网警,当被问到“是否有过心理落差”时,陈木洪几乎毫不犹豫地摇头否断了。

“每当解决一起电信诈骗,就能为一些百姓排忧解难,这是非常自豪的事,不比其他警种差。网警的性质决定了有一些工作是不能为人所知的,只能默默在背后付出,但只要是做出了贡献,我的心里就很踏实、很幸福。”

三十多年来,从青春飞扬到双鬓染霜,警服几经变换,警徽光芒依旧,勋章依然闪亮。陈木洪怀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情,在正义与担当中维护法律的尊严,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守护着百姓的平安。支撑他一路走下去的,不是什么大道理,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你看不见我,但你知道我一直都在。”

【记者】唐楚生 陈婷婷

【图片】孙龙炜

【视频】孙龙炜

【海报】张冰纯


编辑 冰子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