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塘厦力争实现这5条省定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

塘厦政法
+ 订阅

4月16日上午,塘厦镇召开2021年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结分析2020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镇委副书记、镇长叶惠明,镇委委员朱仲平、钟庆生,相关单位负责人,各社区书记等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了2020年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污攻坚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各部门、各社区要坚定不移做好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坚持系统、科学、精准的治污理念,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开启新一轮污染防治行动,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持续改善全镇环境质量。

在治水方面,要突出治污设施效益发挥和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巩固、提升、彰显治水成效。今年,中央将对广东省启动第二轮环保督察,主要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办,塘厦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全力推进整改落实,充分展现塘厦近年来的治污攻坚成果。

叶惠明对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要加快推动所有污水有效接入截污管网,持续开展管网系统查漏补缺和质量核查;要加强源头污染管控,加快完成五类排水户(农贸市场、餐饮业、洗修车业、美容美发与洗浴、建筑工地等)和三池(隔油池、沉砂池、化粪池等)专项整治;推动全镇790家零散工业废水综合整治,年内将全镇涉零散工业废水单位纳入平台管理,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超标超排等违法行为。要全力攻坚内河涌水质达标,务必在年内实现谢坑水、契爷石水、鸡爪河、宝山水、雁田水5条省定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利是陂水等10条内河涌劣Ⅴ类水体消除比例不低于80%的目标。

在治气方面,要突出加强精细化管控和有效治理,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确保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面达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0%以上。在治土方面,要突出夯实工作基础和强化防控能力,全面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在治废方面,要突出构建闭环处置体系和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固废治理水平。

会议强调,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科学谋划国土功能分区,强化底线约束,优先保障生态安全,确保重要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大力开展工业集聚区规划环评,细化管控要求,引导区域污染物集中控制、统一处理,确保达标排放。要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坚决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最严格的处罚和强制措施。要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年内完成92家重点污染行业提升整治任务,实现绿色转型。

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各社区“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按“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不断强化跟踪督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落实不力、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责问责。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积极落实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构建新格局,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工业制造强镇、品质魅力塘厦”保驾护航。

2020年塘厦环保“成绩单”

2020年,塘厦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建成369.1公里截污管网并实现通水,完成236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2542个源头雨污分流建设,全力推进利是陂水、白泥湖水质净化厂、穿铁路管网3个中央及省环保督查事项的整改落实,石马河旗岭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实现稳定达标。

同时,深入推进VOCs企业过程治理,狠抓扬尘污染治理,实现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面达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4.8%。完善固体废物长效监管机制,督促1737家企业落实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对1143家涉危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在全镇43个压缩站设置有害垃圾收集点,土壤环境污染得到全面管控。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