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1个重大共建平台揭牌,莞工全面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教育莞家
+ 订阅

11个重大共建平台同时揭牌,莞工全面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戳上方视频,走进论坛现场

4月21日上午,东莞召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政策发布会。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近十位院士齐聚学校共同参与“2021松山湖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聚焦新材料、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院士专家分享智慧成果。活动现场学校与松山湖共建的11个重大平台正式揭牌。

聚焦创新科技前沿,院士专家带来高端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以“瞄准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黄维、王立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卢秉恒、朱蓓薇、程京,巴西科学院院士袁锦昀,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校领导成洪波、马宏伟、赖日辉、李忠红、杨敏林、李文芳以及企业代表等参加本次论坛。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

聚焦新材料、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院士专家分享智慧成果,共同探讨多学科的融合发展。提出产业重点领域研究的战略突破口,通过进一步凝练该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以莞工的使命与担当,全面参与和服务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论坛由新材料领域前沿论坛、信息技术领域前沿论坛、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论坛、公共管理领域前沿论坛等四大专题分论坛组成。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

来自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各领域的热点问题、前沿进展以及科学城建设过程中学校各领域的特色优势、发展机遇等内容,分别作主题为《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先进激光技术前沿》等20多场报告,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院士专家受聘为学校顾问,提供智慧和技术支撑

依托于学校区位优势与办学定位,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办学层次和发展空间实现较大幅度的跃升,2019年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

当前,瞄准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松山湖加快建设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步伐。此举也为东莞理工学院发展迎来又一全新机遇。

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凝练主攻方向,与松山湖实施共建滨海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研究平台、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智能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微电子关键技术联合创新平台等11个重大平台,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在上午的论坛上,11个重大平台同时揭牌。学校敦聘柴天佑、程京、黄维三位院士,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涛为学校顾问,为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言献策,提供智慧和技术支撑。

学校敦聘柴天佑、程京、黄维三位院士为学校顾问

学校敦聘柴天佑、程京、黄维三位院士为学校顾问

据介绍,未来11个重大项目平台将紧密依托松山湖科学城发展定位,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融入和服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中体现莞工使命和担当,为先行启动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

超10万校友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2年,东莞理工学院将迎来而立之年。

4月21日上午,学校同步举办庆祝建校29周年暨3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学校发布校庆公告(第一号),上线校庆专题网站,领导嘉宾、师生校友与媒体一起回顾了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历程,全球各地的校友点亮地图向母校报到,学校领导、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共同登台触摸屏幕手印,由此为3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启幕。

据悉,东莞理工学院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正式成立,明年年4月学校将迎来30周年华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作为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植根莞邑大地近三十载,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扎扎实实做好人才培养支撑。

数据显示,迄今学校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11万多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留省率位居省内高校第一,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延伸

11个重大共建平台介绍

1.滨海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研究平台

平台以打造韧性且智慧的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生命线工程关键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期建成国际上首个滨海地区复杂环境下多灾耦合试验系统,和滨海生命线工程服役性态模拟、仿真、预测、预警的研发平台,力争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开放型和共享型防灾应急领域重要科学研究中心。

2.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契机,由清华大学王光谦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马宏伟校长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新型研发平台。实验室将自主研发统一工程软件生态系统平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工程规划、设计、建造、运维过程中的模拟、仿真、预测、预警等功能。

3.智能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平台

面对未来网络千亿级的规模接入和万物互联的流量需求,平台将开展自主创新的未来网络架构技术研究,建立类生物免疫机理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设计基于智能合约的分布式通信、计算和存储资源高效协作融合技术。

4.先进激光技术及应用平台

平台瞄准先进激光技术在大科学装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应用需求,结合国家、省市在“激光制造”领域的重大布局,把握“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大科学工程在东莞建设的重大契机,系统开展超短脉冲激光光源、激光智能制造、先进激光光谱与激光雷达、激光癌症诊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大湾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心

平台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围绕工业大数据领域的智能装备、测控集成、数据通讯、决策执行等方面,开展智能化的监测、维护、调度、优化、运维等工业大数据创新,全面提升大湾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6.先进晶体材料前沿技术创新平台

平台主要进行新型光电单晶的研发、高能效全自动光电单晶生长系统的研制、高性能超快激光研发和先进激光应用系统研发等四个研究课题,为国家大科学装置及湾区光电类企业提供优异的光电类晶体材料,完成工业应用级、新型超快光纤激光种子源和超快微片激光器的研发。

7. 材料超瞬态性能研究中心

材料超瞬态性能研究中心以高能高亮度电子束散射及其他谱学方法为手段、建成超高时空分辨材料超瞬态性能研究尖端装置,从原子瞬态状态揭示结构与功能关联机理,推动新型量子材料、能源材料、功能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该装置将成为湾区第一台、国内第三台、性能最高的超瞬态材料动态结构与性能的研发平台。

8.粤港先进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聚焦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将逐步建设金属及陶瓷材料增材制造创新材料、工艺与装备研究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技术向高端发展。

9.精准营养与智能诊疗科学中心

针对特膳特医食品精准营养基础研究、生命健康大数据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精准营养和智能诊疗科学中心致力于解决我国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学和技术瓶颈问题,构建精准营养、生命健康和智能诊疗三大保障体系,推动我国生命健康产业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10.物联网关键技术与通信大数据研究平台

平台聚焦工业物联网、2D/3D机器视觉检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生态领域,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融合边缘计算、5G通讯、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物联网底层原创性基础与应用研究,建成东莞市首个智能图像与通信大数据研究平台,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图像与通信大数据研究平台,并开展国内国际合作。

11.微电子关键技术联合创新平台

微电子关键技术联合创新平台包括国际微电子学院、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东莞市微电子研究院和微电子国际合作基地四个板块,将聚焦第三大半导体芯片、高端通讯芯片、生物芯片等关键领域,在人才培养、源头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记者】黄婷

【视频/图片】李玲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