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文明添彩,为绿色生活赋能。发布君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为做好城市垃圾分类普及和推广,今年以来,该局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作为示范点的源城区上城街道办辖区内目前设置了100多个垃圾分类亭,人脸识别、广播小喇叭等功能让垃圾分类工作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城市垃圾分类
源城区啸仙中学侧门设置的垃圾分类亭格外引人注意,亭内设有监控摄像头以及“智慧城管”远程小喇叭。在垃圾投放时间段,能语音提醒、指导居民将垃圾分类投入相应垃圾桶,有效地制止不文明行为,规范了群众投放习惯。
在源城区三友南城2期小区,4个垃圾分类亭干净整洁,花园内、楼道口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栏,垃圾分类“劝导员”也现场值守,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劝导,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强。”小区业主吴女士说,通过一段时间的科普,她现在能将一些快递空箱子和过期药品轻车熟路地分别放入“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投放口。
发布君了解到,作为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上城街道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积极推广“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创新上下联动的网格化管理,助力垃圾分类持续深入开展。目前,上城街道通过实施“百亭工程”,在辖区完成114个垃圾分类亭的建造。市城管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部门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的引导,使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刘昕 通讯员:廖永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