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高山产“仙人”:乘着云雾采茶去!

惠州文明
+ 订阅

莲花山脉横穿惠东北部,

形成大片高山密林。

神话里总是说,

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必有仙人居住,

而惠东的莲花山头的密林中,

确实住着“仙人”。

这位“仙人”一般有3米高,

甚至可以长到6米以上,

枝繁叶茂,

它就是仙人茶树。

惠东仙人茶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深山里,与其他树种混杂着生长。(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仙人茶树最让人回味无穷的是,

是那枝头上的嫩叶,

以山泉水煮之,

茶汤黄褐,清香扑鼻,

入口,舌尖首先被浓烈的甘甜冲击,

而后又是一股强劲的高山韵味。

要获得如此独特的口舌体验却并不容易。

清明前,气温闷热,

惠东多祝永和村六联小组村民朱令木

就早早起了床,背上竹筐,

跟妻子等人一起踏上了采茶路。

清明时节,茶农上山采仙人茶。(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树龄几十年以上的老茶树,茶农娴熟地爬上去采摘茶叶。(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仙人茶在当地已经存在千年之久,

据《惠东乡镇大事典》记载,

相传仙人茶是葛洪亲手栽种。

也有传说在山顶棋盘嶂曾有神仙下棋,

其喝茶后将茶叶抛向山上,

后来茶叶生根发芽,

成了现在的仙人茶。

随着经济效益提高,茶农在大山里开垦种植仙人茶。(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朱令木沿着先辈铺成的石头路,

一路往深山密林进发,

直至半山腰的一处岩壁附近才停下了脚步。

随后,

他麻利的爬上山路旁的一刻高约5米的小树,

“这棵就是仙人茶树了,

这是我爷爷、我爸爸他们从山顶的密林里发现后,

移植下来的。

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

朱令木边采茶边介绍说,

目前他家的茶园大约有200亩,

都是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腰上,

全是父辈从山上移植下来的原始茶树,

树龄甚至有30多年的老茶树。

茶农沿途采摘山上移植下来的仙人茶。(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在旧时代,

仙人茶在当地是作为“看门口”

(客家方言,意思是家里的备用药)的,

小孩肚子不舒服、感冒之类的,

当地的老村民就会拿出仙人茶,

泡上浓浓一壶,给小孩饮用,

疗效显著。

刚采摘回来的茶叶稍微在阳光下晾晒一会。(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仙人茶是惠东特有茶种,

也是乔木绿茶,

相对于灌木类的绿茶品种,

仙人茶茶叶较大,

采摘一般按照四叶一心的标准。

仙人茶的采摘方式是“四叶一尖”,所以做出来的茶叶叶片较大。(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也因为茶叶的特性,

当地经过萎雕后,

要经过1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杀青,

才能逼出茶叶的岩韵,

再经过揉捻和8小时的慢火炒制,

才能够达到甘香扑鼻,

岩韵饶舌的极致口感。

杀青。(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机器揉捻。(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近10多年来,

仙人茶因为独特的口感和药效,

逐渐成为商品,

也因为它近乎苛刻的生长环境和良好口感,

价格居高不下,

已经成为惠东乃至惠州市极富盛名的茶叶品种。

仙人茶味道香浓,耐泡程度高。(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建业)

文/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蔡伟健 杨建业

编辑:张清瑜

审核:陈雪莲 许丹红 刘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