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家促会
稿件来源:桂城中学微信公众号
稿件录入:南海区家促会区直办事处沈菁华
精益教学,主体发展;聚焦课改,名师荟萃。2021年4月14日上午,桂城中学2021年教学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当天,除了湘粤名师跨省交流、省内名师同上一节课,还有大学教授走进高中课堂、学术大咖开展学术讲座······诚意满满,看点十足。
开放日为期半天,我校所有班级、学科课堂均对外开放,全方位展示了我校在正心文化引领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我校“崇善立德、求真启智、尚美雅情、正心成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据不完全统计,来自省内外50多所兄弟学校教师、以及众多家长莅临我校指导和交流。
(教学开放日回顾、桂城中学电视台制作)
本次教学开放日以“精益教学·主体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同课异构和学术讲座两大推荐活动,共安排了22节精品公开课和四场专家讲座。
公开课涉及高考九大学科、班会和生涯教育,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岳阳市第十五中、佛山市第一中学、顺德郑裕彤中学、三水中学以及中山桂山中学等省内外知名院校的名师同台献艺。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理念和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如其分地贴合了本次教学开放日的主题。
同课异构
| 湘粤携手 省际交流 |
高 一 语 文
岳阳第十五中 徐敏老师
桂城中学 蒋小萍老师
语文学科由岳阳十五中徐敏老师和桂城中学蒋小萍老师以《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的方法探究》为题作课。在课上,蒋小萍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并提供了16个分论点提纲供学生分析和修改,涉及的题目大多为话题或新概念作文。
徐敏老师的学案则涉及近年的高考题的审题和写作。她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学生,对展示的提纲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认真的修改。两位老师的课堂均丰富充实且具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高一学生认知议论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高 二 数 学
岳阳第十五中 李文劲老师
桂城中学 林楚标老师
我校林楚标老师与岳阳十五中李文劲老师以《两个计数原理》为课题,呈现了精彩的示范课。林楚标老师将重点落在对两个原理的理解,以问题探究展开教学,在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两个计数原理,教学设计合理,程序层次分明,清晰地区分两个原理的异同点,师生互动较好。教学语言简洁清晰,课堂上充满浓浓的数学味。
李文劲老师将这节课定位为归纳得出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课堂容量较大。他在课上坚持问题驱动,与学生充分交流与对话,使学生在在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所选例子典型,难度层次具有梯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标已经达成。
高 三 英 语
岳阳第十五中 陈帅老师
桂城中学 劳嘉敏老师
英语公开课是同课异构《读后续写微技能之读后续写》,由本校劳嘉敏老师和岳阳十五中的陈帅老师执教。劳嘉敏老师选取电影《怦然心动》的结局视频做导入教学,让学生对写过的读后续写题目进行结尾重写,使用巩固画面定格式的结尾方法,并引出主题升华式结尾。最后选取了2020年全国新高考(山东卷)的读后续写作为课堂训练和巩固。劳嘉敏老师对结尾的表达方式训练扎实到位,展示了年轻老师优秀的素质。
陈帅老师也是以小视频作为导入,视频内容是一个暖心的读后续写小故事,从而依序引出结尾的三个方法:主题升华,回应开头,描绘画面。结合学生之前考过的八省联考、佛山一模试题进行相应的巩固训练,最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训练结尾方式。陈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所有的环节都围绕视频故事展开,学生充分训练,讲练有效结合。陈帅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强,跨省给英语同行们送来了一节高质量的课。
公开课现场
同课异构
| 省卷模式 同课异构 |
高 一 历 史
华南师范大学 黄牧航教授
桂城中学 李志雄老师
历史科组有幸请到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前来传经送宝。黄教授与我校李志雄老师同上一节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黄牧航教授通过大量图片、引人入胜故事性的讲述、新颖的材料、有梯度和思维含量的设问,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黄教授对教材进行了取舍,从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结构变化和法国大革命的视角探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巴黎公社内容的处理都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大师的高超教学艺术。
我校李志雄老师的课以寻找理想王国为主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课中使用了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直观感悟,体现青年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两堂课都各有风格和特色,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高 二 政 治
三水中学 程玉婷老师
桂城中学 陈咏梅老师
高二政治同课异构围绕课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两位教师通过编学案,设置情景和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子的使命担当。
我校陈咏梅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我校政治科组对基于信息化的精益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2020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的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看视频——设置疑问——学生探究——哲学提炼——指导人生,最后在精讲精练中落实知识。教学设计流畅严谨、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师生互动和谐。在感人的故事和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同学们既收获了哲学知识,又获得了成长的启示。
三水中学的程玉婷老师课堂以若干优秀青年的故事为情景,设置了三个任务:一是颁奖典礼筹备,根据所给的强国青年资料拟写颁奖词;二是领悟人生真谛,根据三个人物事迹,分析他们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三是致2035的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分阶段规划未来15年。设计新颖大胆,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提炼精准到位,呈现了“探究、合作、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
高 三 地 理
三水中学 麦小王老师
桂城中学 吴文玲老师
高三地理两节公开课都很精彩,内容为微专题《工业区位选择(案例分析)》。第一节是桂城中学吴文玲老师执教有关汽车产业的案例分析课,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线,突出讲练结合与学生主体的作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充分落实,体现了一个资深教师良好的教学功底与课题驾驭能力。
第二节课是三水中学麦小王老师有关大数据产业案例分析课,选材新颖、问题设计循序渐进、颇为巧妙,运用启发式教学,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训练,体现了年轻教师选择题材的敏锐与组织教学活动的灵气,让人感觉后生可畏!真可谓同课异构、风格迥异、传统现代、相得益彰、令人回味。
高 一 生 物
佛山市第一中学 黄广慧老师
桂城中学 郑冰老师
佛山市第一中学黄广慧老师与桂城中学郑冰老师为我们上了两节精彩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课异构课。两位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科学史的相关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探索生物遗传物质的本质。通过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等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
黄广慧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郑冰老师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两位老师的课堂各有特色,同学们表现活跃,小组探究的氛围浓厚,课堂效果显著。
高 二 化 学
郑裕彤中学 卢昌春老师
桂城中学 赵毅老师
桂城中学赵毅以及郑裕彤中学卢昌春两位老师围绕《有机合成与推断专题》这一专题进行精彩的同课异构活动。
赵毅老师基于近几年的高考考题进行分析,采用高考题作为上课素材,围绕有机物的推断展开教学,突破高二学生在结束有机物新课学习后,面对有机大题中的涉及陌生的反应,无从下手的难题。基于学生高考真题完成情况的讲解和讨论,在课堂中生成对于陌生信息提取、分析应用的基本反应,并且辅以练习进行巩固,强化学习效果。
卢昌春老师针对有机推断合成,分成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两部分进行授课。课堂以酚酞为授课线索,导入部分以酚酞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变色原因引入,并借助与酚酞合成有关两种方法,串联起有机物质推断和有机合成两部分。在有机推断部分,节选有机合成路线片段,精讲精练,注意总结方法;有机合成部分借助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帮助学生生成一般的合成方法,总结有机合成的注意事项。
高 三 物 理
中山市桂山中学 胡振欢老师
桂城中学 张葆美老师
物理科组同课异构的课题为《力学实验》。授课的两位老师都能准确把握高考二轮备考的特点:重方法归纳、促学生能力提升。
张葆美老师是我校一位有着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她的课堂结合课标的七个力学实验,突出归纳了纸带类实验的实验原理、高频考点,进而通过高考真题再现、装置和原理的改进,强化学生对创新类实验的分析解题能力。
受邀参加同课异构的胡振欢老师是一位来自中山市的骨干老师,他的语言幽默,注重与学生的交互。课中他侧重于横向分析课标七个力学实验的原理,并能通过学生即时完成预设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做好实验题要“亲历实验”、“用语表述要规范”。两节课,课题一样,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同样精彩!
同课异构
| 立德树人 德育润心 |
班会
乐从中学 胡燕辉老师
桂城中学 曹媛媛老师
本次“同课异构”的主题为“高中人际关系”,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高中人际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阐释。
曹媛媛老师以“学会沟通、感悟成长”为班会课主题,以“沟通”为切入点,通过视频、小品等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在活动中渗透班会课的主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有欢乐,也有感悟;而课件上的漫画,更是为课堂增添了不少笑声。
乐从中学的胡燕辉老师则以“合和美美”为主题,以“合作共赢”为切入点,通过视频、游戏等形式串联课堂。胡老师的课以理论为先导,以游戏为载体,通过游戏“手指的力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到合作的力量。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既收获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收获了快乐和成功后的喜悦。
生 涯 规 划
乐从中学 费贞元老师
桂城中学戴燕老师
我校戴燕老师与乐从中学费贞元老师以《挑战“不确定”》为主体进行了生涯课的同课异构。
戴燕老师的课堂通过“狮子王”的电影进行引入主题,以随机抽签的形式分小组完成任务和进行分享。课堂采用团体活动课的形式,小组合作开展游戏,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不仅生动阐述了对生涯发展中不确定的应对形式和生涯适应力的概念,更是将“不确定”概念本身渗透进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真正让学生体验“不确定”,理解“不确定”,进而应对“不确定”。
来自乐从中学的费贞元老师通过分享趣味故事,引入课堂主题。在故事和提问的设置上,通过容易引发争议的点吸引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引出学生对生涯发展的思考,进而介绍了SWOT分析法,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助力学生应对生涯中的不确定,进行生涯抉择。课堂非常流畅具有逻辑性,教师仅通过从不从侧面的提问进行不断澄清,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自己的价值倾向。
专家讲座
| 专业引领 名家导航 |
与以往不同,除了传统的公开课展示,我校在本年度教学开放日中另辟蹊径,邀请了国内知名院校、教育界专家到校开展学术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刘朝莹博士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特殊性,为教师和家长讲解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应对能力;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从学术的角度,与历史教师共同聚焦在教学中平衡教学进度与落实核心素养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李榕教授以探究性学习为切入,探讨中小学技术教育与高中教学的关系;王剑平老师则引导教师们换位思考,体味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在新时代成为一位“受到学生尊敬,使自身获得幸福”的好班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刘朝莹博士 《中学生心理问题评估与预防》
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 《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反思
华南师范大学李榕教授 《中小学技术教育与高中教学》
王剑平老师 《做新时代的班主任》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在活动中,名师和专家们展现了不同的教学路数,探索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共同呈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同样精彩的教学生态。
本次教学开放日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圆满结束,我校将继续秉承“精益教研”的思想和理念,力促教育教学改革再添硕果。
资料来源:桂城中学教研处、各学科教研组
摄影:谈坤愉、郑楚翘
摄像:桂城中学信息科组、电视台
编辑:郑楚翘
审核:周新征、胡嘉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