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份以来,惠州市降水总体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利工程蓄水量明显减少,总体呈现冬春连旱现象,多个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水利部门数据显示,4月14日,全市大部分小型水库已到达死水位,无法正常供水,白盆珠水库水位为61.96米,低于死水位(62米)。
当前,面对旱情,惠州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纷纷行动,同舟共济抗旱“解渴”,多效并举帮助缺水地区和群众度过难关。
南方日报、南方+将持续关注惠州各地抗旱情况,敬请关注本条滚动直播贴。
【博罗杨侨、杨村两镇已联合下发限时供水公告】
自旱情发生以来,博罗杨侨镇和杨村镇积极应对,采取了大量措施来缓解居民用水短缺的问题。
4月17日,杨村镇常务副镇长黄添伦带领工作人员在下宝溪水库内投放了五台抽水泵,目前已启用三台。“当前,日供水量在1.2万立方米左右”,杨村自来水厂负责人罗经理告诉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但这仍然无法满足两个镇将近12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正常来说,日供水量要达到2.5万立方米才行。”
19日下午4时许,杨侨镇和杨村镇水利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下宝溪水库,共同商议决定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开一台抽水泵,同时再接一条电缆线,保障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电力需求。
除4月19日起实施“分区分时集中供水”措施之外,两镇已于17日联合下发《关于限时供水的公告》,号召居民提高节水意识,做好蓄水准备,并宣布“一律停止采用自来水进行生产的行为”。
据了解,自实施限时供水以来,两镇各相关部门、各社区、办事处积极加强缺水排查,通过居民微信群及时收纳缺水信息,用消防车和洒水车向各高层或高洼居民区不间断流动送水。另外,多名社工、志愿者主动承担起协助送水的任务,帮助年纪较大的或高层住户抬水提水。这一暖心行动也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缓解旱情,最关键还是在于开源。”杨侨镇常务副镇长刘志伟向记者透露,当前,博罗县启动了原博东六镇水厂购买程序,由政府垫资三百余万购买水厂运转所需设备。这一计划目前已进入审批阶段,待通过并启用后,水厂将从东江引水,经观音阁镇送往杨侨镇和杨村镇,届时将有效缓解居民用水短缺问题。
【博罗下宝溪水库测得建库以来最低库容量】
作为杨侨镇和杨村镇最大的饮用水源,下宝溪水库在今年四月测得1963年建库以来的最低库容量——71万立方米,而这个数字随着干旱的持续,还将继续走低。据了解,宝溪水库的最大库容量是1125万立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下宝溪水库看到,水库水位下降明显,植被线与水位线之间,露出龟裂的湖床,常年深藏不露的湖心岛也见了天光。“水位比往年同期下降了3米多”,下宝溪水库管理所所长陈远中说,“往年这个时候,水库库容量都在280万立方米左右,现在只有往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左右。”
“自去年9月份以来,宝溪水库获得的有效降雨只有一两次”,杨村镇水利所所长曾剑辉告诉记者,“这是我遇到的最严重的干旱了”。
【博罗粮坑水库目前几近干涸】
博罗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利传友介绍,今年全县的旱情比往年更严峻,受影响较大的乡镇是杨村镇、杨侨镇和龙华镇。“这些地方都是属于工程性的缺水。”利传友告诉记者,为杨村、杨侨供水的宝溪水库和为龙华供水的粮坑水库,库容量都比较小,目前已几近干涸。其中,龙华镇通过监测水库的水位变化,及时了解气象动态,已经在2020年底就做了秋冬春连旱的准备工作,提前谋划解决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问题,投资400多万元用于新扩建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每天从长宁镇引进大约8000吨水,基本保障群众生活用水。
粮坑水库(受访者供图)
粮坑水库正常蓄水位20.3米,正常库容340万立方米,总库容518万立方米,为龙华镇唯一一个饮用水水源地,由于持续干旱少雨,水库已几近干涸。
【惠东县吉隆镇执行“停二供一”停水方案】
4月20日,惠东县吉隆镇洋兴自来水厂将开始执行“停二供一”停水方案。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暂行一周(20日—26日),接下来的调水方案另行确定,请居民群众做好储水蓄水准备。
【博罗杨村杨侨两镇分区分时集中供水】
杨村镇常务副镇长黄添伦介绍,经两镇协商,4月19日晚8时起,杨村杨侨两镇将采取分区分时集中供水。“今晚8点到明晚8点,杨村水厂把水都供给杨侨,杨村停水;明晚8点到后晚8点,把水都供给杨村,杨侨停水。这样循环安排下去。”黄添伦表示,“下宝溪水库存量紧张,杨村水厂已由原来每日供水3万方缩减到1万方,两个镇共用一个水厂的情况下,分区分时集中供水,起码能保证两个镇的居民每次断水不会超过一天。”
【洗车店取井水来洗车】
下午14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国道205(杨村大道段)旁的一家洗车行。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4月17日起,杨村镇、杨桥镇宣布“停止采用自来水进行生产的行为”。他只能租用三轮车到附近村庄取井水,每次取1.5方,大概能洗三台车。两天以来,他已经取了两三趟了。“这也没办法,现在用水紧缺,当然是首先保障饮用水,这我也能理解。”林先生说。
【嘉田水库停止供水】
14时左右,南方+记者来到嘉田水库看到,干涸的黄土、龟甲般的裂痕暴露在外,极具冲击力,而滩涂上层层的土痕纹理,是水位不断下降的证明。据了解,这座水库是惠东县黄埠镇、吉隆镇的主要水源地,库容257.4立方米,满库水位56.6米。
据嘉田水库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库供水后要经过下游的嘉田水厂进行治水,处理达标后再通过管道输送给各家各户。
不过,由于极度缺水干旱,且没有降水补充,水库水位自去年国庆节后便逐渐下降。经过研判,去年12月末开始,水库先后经历了2次调水过程,供3天停2天、供3天停3天。最终,在4月11日,该水库正式停止供水。目前,水库水位仅30米左右,远低于死水位43.6米。
中午,消防车取水后来到博罗杨侨镇桥东社区北区48座居民楼,为小区居民供水。
居民李瑞群告诉记者,最近两三天几乎都没有来水了,楼顶的蓄水池也空了,洗澡都得回娘家洗,为节省用水,餐具也都换成了一次性的。李瑞群居住在六楼,连着三天,每次消防车来供水,都得提着两桶水爬六层楼。“每天手臂都是酸痛的”,李瑞群说,“好在有消防车送水,有志愿者帮忙提水,不然都没法正常生活了。”在小区走访时,记者看到有的高层住户正在安装水泵,多数住户的水表停止了运转。
据了解,当前杨侨镇共设有4个定点供水点。另外,各社区和办事处也会随时通过居民群确认缺水信息,再通过消防车和洒水车流动供水。
13点04分,在平潭杨楼村一处玉米种植田,记者看到,水渠早已干涸,灌溉设备也基本停用。玉米田里的玉米第一批挂果已接近成熟,第二批挂果由于缺水掉果情况较为严重。
在惠阳平潭镇平潭村的周记木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吕惠康介绍,几个月以来几乎没有下雨,地里都干涸了。今年种植的作物主要是青枣、番石榴和辣椒等作物,番石榴正是挂果的时候,影响很大。目前村委有提供水泵之类的设备,但是用处不大,主要是没水,井挖深一些,也只能间歇抽一些上来灌溉。
12点30分,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惠阳平潭镇226县道阳光桥路段见到,桥下河道已经基本干涸,长满了杂草。附近的一片新种植的香蕉田,大半已枯萎。香蕉田主人吴先生介绍,已经几个月没有下雨了,不只是植物种植很难存活,村民自身饮用水也都靠从惠城横沥拉水过来。
4月18日凌晨,惠东县黄埠镇与稔平半岛供水工程的临时输水管道已经接通,并实现通水。视频为黄埠镇吉环路附近的国惠酒店的试水情况。不过,由于该临时管道还要经过吉隆镇,到达黄埠时水压会有所降低,很多群众家中还不能实现24小时全面通水。预计本月底,永久性管道将完成施工,届时黄埠用水难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国惠酒店试水情况
11点30分,在黄埠镇滨海二路附近,惠东一家爱心志愿者协会正向当地群众送水,这辆满载水箱的货车后,排了一条近50米的长队,其中许多人装着蓝色的工装。
一位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从外地过来黄埠打工,主要做建筑钢管搭建,已经来此一个月左右,大约半个月前,出租的公寓开始停水,洗澡饮水都较为困难,目前主要通过这些送水车用水,但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据该志愿者协会黄埠站负责人罗文介绍,目前,他们每天都会安排送水,水源来自稔山的公背水库,“现在水库也需要排队,我们早上8点到达水库后,10点半左右才完成排队接水,11点才来到送水点。”
由于群众需水心切,为让大家有序排队接水,志愿者还在现场维持秩序。
【今年惠州平均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少71%】
据惠州市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2021年1月1日-4月18日),惠州市天气气候特征总体呈现“持续干燥少雨、森林火险等级高、气象干旱发展”的特点,全市平均气温18.4℃,较常年同期(16.8℃)偏高1.6℃;全市平均降雨量90.1毫米,较常年同期(311.6毫米)偏少71%,较去年同期偏少69%。
从稔平半岛供水工程接来的临时管道已于昨夜通水
上午11时许,南方+记者在新吉盐公路的东阁村小组附近看到,一辆挖土机正在作业。
吉埠自来水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志新告诉记者,从稔平半岛供水工程接来的临时管道已于昨夜通水,目前,这里正在建设另外一条口径更宽、输水量更大的永久性管道,工程正马力全开,预计本月底将完工。
上午11点,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来到杨侨镇南蛇沥河附近。记者看到,河水水位下降严重,几近干涸,河底的淤泥裸露出来。
南方+记者从惠州市气象局了解到,为做好当前防汛与抗旱工作,该局将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制作旱情气象预报信息;并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的会商联动,发布旱情监测分析的服务信息。此外,该局将加强人影装备安全检查及准备工作,确保安全条件下,抢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南方+网友“啊莉”向记者报料称,她所在的惠东县黄埠镇,自去年12月开始断断续续停水,最开始的时候停3天供3天。今年4月11日起,她居住的小区彻底停了自来水,目前用水非常难,靠物业四处找水供应。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从博罗县水利局了解到,目前博罗县杨村镇、杨侨镇缺水最为严重。最新数据显示,由于连日来的天气干旱,供应两镇用水的宝溪水库水位不断下降,可用库容仅剩71万立方米,死库容60万立方米,供水紧张。针对上述情况,从4月17日开始,杨村镇和杨侨镇宣布停止采用自来水进行生产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洗车、建筑施工、和采用自来水生产的企业车间等。生活用水方面,从4月18日零时起,在保障基本水压的前提下,实行限时供给生活用水。
杨侨下宝溪水库水量明显不足。 受访者供图
4月19日上午10点半,博罗县杨侨镇桥东社区居委会附近的居民提着水桶,围聚在一辆消防车边等待接水,有的居民找出了多年没用过的扁担。“已经三天没有来水了”,居民翁先生告诉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现场下起了一点小雨,桥东社区的志愿者穿着雨衣,帮助居民一同接水抬水。“希望这雨下大一点吧”,人群中不断出现这样的声音。
据了解,杨侨镇采用消防车、洒水车为居民送水已达半月之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短缺的燃眉之急。
在惠东黄埠一处较大的小区,当地消防车从稔山一处水厂来回接送水,居民的水桶有序排列,这些水主要用于洗衣服、刷洗碗筷等。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消防部门已经出动了十几辆车,最大的车可载约18吨水,“一次装水来回大约1个多小时,基本全天都在跑。”该负责人说。
4月19日上午10点,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来到惠东县黄埠镇,在滨海路附近,一台消防车正在给一栋公寓居民送水,车旁排满了水桶和等待接水的群众。
“每次拎的水不多,只能尽量省一点用。”居住在这栋名叫巴顿国际公寓的张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这里,这样的打水生活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过,好消息是,“现在家里每晚6点半左右都有临时来水,就是水压低一点,估计邻居都在接水吧。”
【文字】乌天宇 韩庆鹏 廖钰娴 糜朝霞 张峰
【摄影】梁维春 韩庆鹏 张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