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央媒曝的这种红色的蚂蚁太可怕了……!

广州南沙发布
+ 订阅

前段时间,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报道了一则新闻:广东梅州市西阳镇秀竹村的廖阿姨,在村里割完草后,刚刚走下山却眼前一黑,突然栽倒在地。

村民们七手八脚都来帮忙,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在车上及时给廖阿姨用抗过敏的药,经过治疗后,廖阿姨缓才了过来。

医生发现她右手腕上有两个小伤口,还起了黄色水泡,罪魁祸首就是红火蚁。

资料图

近日,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并于广州市举行了“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启动仪式”。

国务院9个部门联合发出阻截防控通知、全国范围内启动联合防控,红火蚁在中国受到如此高规格“待遇”表明,这种昆虫不仅有很大危害性,而且颇具防控难度。

资料图

春秋正值红火蚁的繁殖季

那么,这种可怕的蚂蚁到底长啥样?

怎么预防被咬?

被咬了又怎么办?

跟着小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什么是红火蚁?

红火蚁的拉丁学名有“无敌蚂蚁”之意,原产自南美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交界地区,是地道的外来入侵生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100种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

红火蚁胸腹连接处有2个腹柄结,普通蚂蚁为1个。(资料图)

红火蚁通体呈红蝎色,外形与人们常见的蚂蚁相似,长约3毫米到6毫米之间。红火蚁成熟的蚁巢会形成明显隆起的沙堆状蚁丘,很容易被辨识出来,但是当其刚建巢穴时相对隐蔽,不易被觉察到。

藏在小区草坪中的红火蚁蚁巢。(资料图)

据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主任陆永跃教授介绍,红火蚁入侵会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且灭杀防控难度很高。

红火蚁有哪些危害?

具体来说,红火蚁的危害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威胁人们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红火蚁受到干扰后不仅不会四散逃生,而且会产生极强的群体攻击性,通过蜇咬将毒液注入受害者皮肤,让容易过敏的人出现脸红、荨麻疹,甚至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呕吐、头晕和休克等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红火蚁咬人示意图(资料图)

二是威胁公共安全。由于红火蚁常常入侵户外与居家附近的电器设备,如电表、电话总机箱、交通号志机箱等,可能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进而可能引发公共安全事故。

三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红火蚁直接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根茎等,搬运、放牧蚜虫、蚧类等分泌蜜露的害虫,传播植物病虫害。这些直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四是破坏当地生态结构。红火蚁适应性很强,入侵一地后,往往迅速发展为优势种群,不仅将该地其他类型蚂蚁“赶尽杀绝”,而且把蜘蛛等益虫消灭,使得原有生态结构遭到巨大破坏,造成生态严重失衡。

如何防止被红火蚁叮咬?

红火蚁繁殖速度十分惊人,这增加了灭杀的难度。在某个区域内, 红火蚁甚至可以呈水陆空立体自然扩散繁殖态势。

资料图

红火蚁一般存活于气候温暖且潮湿的地方,所以南方较多,而且秋两季是红火蚁活跃期,也是开展集中防控行动效果最佳期。

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具备重复蜇刺的能力。我们需要避免在草丛、树下等潮湿、蚊虫多的地方逗留。如果遇到大量聚集的红火蚁群,不要用脚踩蚁巢或者用手碰触,一旦惊动了它们,即刻远离。

被红火蚁叮咬了该怎么办?

被红火蚁叮咬后,会出现红斑、水泡、硬肿,有灼烧般的疼痛。水泡如果破裂,可能引起细菌性感染。过敏体质者可能会有过敏反应,严重可致休克或死亡。

被咬后,应该:

1、用肥皂水清洗被咬部位

2、不抓挠伤口,保持伤口清洁

3、冰敷

4、若被咬后反应剧烈,应尽快就医

资料图

红火蚁是通过进口货物侵入中国大陆的,在国内的传播以草皮、花卉苗木等携带为主,应急灭杀是防控红火蚁的重要方面。

9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通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通过并将于4月15日起实施的背景下,就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做出的最新部署,出台了依法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的实招,可以说力度空前。

南沙在行动

近期,南沙区农村农业局在悠方购物公园开展红火蚁防控活动,利用农业技术专业特长,寻找红火蚁窝点,使用药物消灭红火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

小南了解到,区农业农村局日前还在区园林苗木协会(东涌镇细沥村全意花场)召开了南沙区2021年绿化苗木红火蚁防控专场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现场讲授了红火蚁及其蚁巢的形态特征、特性及危害,红火蚁疫情监测调查方法以及现场示范防控扑杀技术要领,并进行使用红火蚁自动撒播器、喷粉机等高效施药工具的扑杀示范。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财经、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沙区农业农村局

编辑:chenfd

文字整理:陈斐曈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