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热心学生救助“怪鸟”,没想到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惠州文明
+ 订阅

三、四月份春暖花开

在惠州街头,鸟语花香

路上看到小鸟飞过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近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龙锦杰

和同学们因为偶遇了一只“怪鸟”

并对其施以援手

引起了各方关注

原来,它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

夜鹰精神状态好,羽翅丰满。

“当天下午,我和两个同学走在羽毛球场处,突然天下掉下来一只鸟,砸到我们脚边。”龙锦杰回忆说,仔细看发现这只鸟长得有点怪。他和同学把“怪鸟”放到树边,发现它无法飞翔,见天气转凉还伴随着小雨,看它样子可怜,于是龙锦杰和同学们决定先带回宿舍照看。

● ●●  图为躺在纸盒中的小夜鹰。

回到宿舍后,龙锦杰和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得知这“怪鸟”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夜鹰,于是立即联系辅导员和林业部门寻求帮助。在林业局们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晚上将夜鹰带去小树林放生。但是夜鹰飞着飞着又掉下来。“我们赶紧到学校食堂要了点生肉喂它吃,还给它喂水。”龙锦杰说,夜鹰一直很安静,偶尔发出“哒”的叫声。

夜鹰的嘴极为宽阔,可以张得很大。

次日上午,惠城区小金口林业站工作人员到现场确认,该“怪鸟”确实是国家二级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夜鹰。经过检查,发现夜鹰精神状态好,羽翅丰满,已经会飞。“我们判断它从天上掉下来是因为刚学会飞,飞得过久导致的。”在确认夜鹰安全、已经恢复体力符合放飞条件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赶紧把它带到树林里放生。“越早放归自然对它越好。”惠城区自然资源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把夜鹰放归大自然。

该负责人介绍,夜鹰别名“蚊母鸟”,是著名的农林业益鸟。它特别爱吃金龟子、蛾类和蚊子等害虫。有人曾在一只夜鹰的胃中拣出500多只蚊子,因此获得了"蚊母鸟"的美称。其嘴极为宽阔,可以张得很大,口两侧还生有成排的硬须,在空中捕虫时,大口犹如虫网可将大量昆虫兜入,中趾上长有梳子一样的缘,可以用来将沾在须上的昆虫梳进口中。它在树上停栖时,身体贴伏在枝上,有如枯树节,所以俗称“贴树皮”。这种“保护色”有利于夜鹰隐藏,以躲避天敌和捕捉食物。3月到5月份繁殖季节,夜鹰入夜后会发出略似“塔、塔、塔、塔”的鸣叫,每秒约6次,这是夜鹰在求偶。

保护

动物

SHOTS

夜鹰放生后飞回大自然中。

“现在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我们经常会接到发现疑似野生动物的报料。”该负责人表示,市民若发现疑似野生保护动物的线索,可拨打110报料,林业部门将有专业人员跟进处理。

让我们给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的

学生龙锦杰和同学们

爱鸟护鸟的文明行为点个赞吧

地球给了人类和动物们

同一片绿地,同一片蓝天

让我们从小做起

保护野生动物,关心野生动物

文/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张辉 林月红

编辑:张海游

审核:李家声 刘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