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教育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年伊始,龙岗以两个重量级大会开启教育新一年:1月29日,龙岗区正式启动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2月18日,龙岗区首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召开,提出要建成“教育强区”。
两场大会,是龙岗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后,跃上新台阶、转向高质量的见证;是龙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打造“幸福家园”的重要举措;也明确了未来五年龙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建区28年,龙岗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从传统向现代、从后发到前沿的全新转型,正迈入一个高位均衡、全面优质的发展新时代。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现在龙岗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全序列教育,涵盖了普教、职教、特教乃至高等教育的全套服务。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岗区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在不断解决“有”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优”的问题,着力实现由“紧追跟跑”到“并跑领跑”、由“教育大区”到“教育强区”的跨越,努力打造与区域战略定位高度匹配、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深圳教育民生高地。
4月13日,龙岗教育迎来一则好消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平湖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学校由龙岗区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招收小学、初中共36个班,提供优质学位1680个,为平湖教育再添新动力。
“这是个好消息啊!”市民王先生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真没想到,我的小孩这么快就能进学校读书,不仅离家近,上的还是一所名校,家里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龙岗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工业强区,连续三年位居国内工业百强区之首,随着经济和城区的发展,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高素质人才进驻龙岗发展,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龙岗如何求解?
近年来,龙岗于全市率先成立区长挂帅的“学位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制作了“学校图册”等创新举措,切实推动了公办学校建设,2020年,龙岗区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所,新增公办学位1.77万个。“十三五”期间,龙岗区推进39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全区共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39万个,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的4万座学位增长目标,增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2020年建成公办幼儿园225所,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250所,为建区以来的10倍,建成数量居全市之首,超额完成“5080”攻坚任务。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近年来,龙岗教育部门持续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引进名校合作办学,出台《引进名校办名校办学指引》,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圳中学、万科教育基金会等品牌合作办学15所;加快集团化办学步伐,先是组建了龙高、龙外、职教、幼教等4家教育集团,2021年新成立了港中大(深圳)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龙岗区也在大力提升社会力量办学水平,在全市率先出台民办教育扶持办法,对民办学校改善办学设施予以专项奖励,深入实施民办中小学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公民办互助共同体”建设,大力扶持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
细数龙岗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缘由,大手笔的投入显示出龙岗全力打造教育高地的决心。“十三五”期间,全区教育支出由45.21亿元迅速增至126.21亿元,年均增长35.8%,是GDP增长率的5倍左右。2020年供应教育用地12块,面积超前三年总和。
建区28年来,龙岗教育发扬先行先试精神,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育人模式等方面开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率先、突破意义的教育改革与探索。
“这是一所富有活力与激情的学校。校园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空间,更让每个孩子的个人才能与天赋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培养。”作为龙岗第一所政府资助学校,2020年12月18日,麓城外国语小学迎来五周年校庆,有家长表示,近几年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参与感不断在刷新。
什么是政府资助学校?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提供教育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政府拥有学校所有权、按照公办学校标准资助教育经费,由知名教育品牌承办。按照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条件、规则及程序统一招生,学生跟一般公办学校学生一样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龙岗区在全国率先启动4所政府资助学校试点改革,2015年,天誉实验学校与麓城外国语小学成为龙岗首批政府资助学校试点学校。目前4所试点学校教学质量居全区前列。
近年来龙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GDP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区前三,各方人才汇聚而来,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龙岗也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龙岗创新打造基础教育合作办学试验区,发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园区大学的优势,加强与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发挥高校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创办大学附属学校及品牌高中,推动龙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龙岗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始终保持着敏锐和敏感,如首创“积分入学”制度、率先在全国构建县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新体系、全国率先提出人文引领的STEM(A-STEM)教育……如今,龙岗区域教育发展质量持续走高,成为深圳市唯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实验区。
今年春节,龙岗区推出“寒假课堂”,给就地过年的市民过一个充实祥和的春节。来自全区223所学校、幼儿园的1848名教师积极响应,迅速集结组建了一支覆盖全学段、各学科的教师志愿者队伍,奔赴111个社区,为留深家庭子女开展作业辅导、课外知识拓展、兴趣爱好培养等服务。其中还包括一大批名师、名校长。
如果说教育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大改善夯实了基石,那么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的高素质教师精英团队,决定着龙岗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为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内涵发展,龙岗区出台了《龙岗区2020年创新区域教师培养与成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实现教师梯队培养模式由周期培养制向达标认证制转变;建立梯队名师混层互助学习的成长机制;建设直播学习平台;组织名师开发教师成长培训课程,开展“跨校评聘”工作,促进区域骨干教师均衡配置。
今年,龙岗持续发力,正式启动“卓越校(园)长培养计划”和“后备校(园)长培养计划”,每两年面向全区遴选30—40名校(园)长参加培训,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能与“世界对话”的卓越校(园)长。该计划分三期实施,为期五年,目前龙岗区教育局已启动第一期“深龙卓越校(园)长工程”培养对象的遴选工作。
伴随着新生与新学校的增势,教师队伍自然需要涌入一批新鲜血液。“十三五”期间,龙岗新招聘“双一流”、部属重点大学为主体的优秀教师4955名,其中,2020年招聘以“双一流”及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主的优秀应届生630名,82%为研究生学历。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创新举措下,龙岗实现师资队伍规模和水平同步提升,正高、特级教师从六年前的1名和8名分别增长到31名、49名,全市占比由六年前的约3%提升到约10%;自2015年深圳市首届唯一的“年度教师”诞生于龙岗以来,至今龙岗已有4位老师获得深圳市“年度教师”称号,获奖数量仅次于南山区。
■访谈
龙岗区教育局局长丁左发:
未来五年,龙岗教育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龙岗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工业大区,提出了建成“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现阶段,龙岗如何打造“教育强区”?当前,“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开局起步。对未来五年龙岗教育该如何干、怎么干?围绕上述问题,龙岗区教育局局长丁左发介绍了龙岗教育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南方日报:2月18日,龙岗召开首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吹响向教育强区进军号角。当前,龙岗如何打造“教育强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丁左发:2月18日,龙岗召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区委书记张礼卫强调,全区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狠抓落实,切实推动龙岗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跃升,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
当前,龙岗着眼未来发展,提出深入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奋力打造“幸福家园”戮力前行。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改革大会精神,狠抓《实施意见》各项目落地,在优质资源引进、学位建设、集团化办学等重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有以下3个方面: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办学。龙岗出台《龙岗区引进名校办名校办学指引》,实施引进名校办名校“2.0”行动,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合作交流机制,多措并举力促引进名校办名校提质升级。目前我们正加紧与南方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市属优质教育资源洽谈合作办学事宜。
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龙岗制定《龙岗区公办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位建设实施方案》,其中,2021年实施14个项目,均已动工,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868万个。未来五年,龙岗区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8.3万个,新增幼儿园学位3.4万个。到2025年,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高品质学校,建成教育强区,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推进区域集团化办学。区委区政府正式印发《龙岗区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构建“三位一体”的集团化改革路径,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的龙岗新路径,推进集团化办学。1月29日,与港中大(深圳)签署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协议,启动港中大(深圳)附属学校(教育集团)组建工作。同时,优化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办学模式,推动坂田万科城实验学校、新亚洲学校成为集团成员学校,使得龙岗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龙岗是深圳民办教育高地。促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龙岗有哪些创新举措?未来又将在哪些方面当好先行示范?
丁左发:龙岗区民办教育在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为缓解来深建设者子女“入学难”作出重要贡献。
龙岗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几年,龙岗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首先是政策支持。龙岗相继出台了《龙岗区民办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龙岗区加快民办中小学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龙岗区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引领民办学校优质发展。
其次是资金投入。龙岗在全市率先出台民办教育扶持办法,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作为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到目前已增至每年12亿元。其中不少奖补项目为全市首创:例如对薄弱民办学校改善办学设施予以专项奖励,对新开办民办学校和扩建班级给予装配经费补助等。
最后是协同发展。从2013年起,龙岗开展了多轮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活动,2019年率先推进优秀教师到民办学校开展帮扶工作,把公办教师帮扶民办学校作为评聘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
通过以上举措,龙岗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涌现百合外国语学校、龙岭学校、建文学校、鹏达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现有省一级民办学校6所,市一级民办学校55所,区一级民办学校12所。在2020年深圳市优质民办学校评选中,龙岗民办学校获评11所,获奖数量居全市第一。
未来我们将优化民办教育规模结构,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多措并举促进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当好先行示范: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积极向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开好思想政治课。优化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民办教育“名校长”“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奖励教师学历水平提升,积极探索推进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
突出特色品质,大力推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或品牌办民校”计划,目前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2020年已开学,枫叶国际教育集团旗舰校已落户龙岗,正全力推动哈罗公学、德普学校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特色品牌培育工程”,推进集团化办学,做大做强民办教育品牌。
南方日报:1月29日,龙岗区启动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作为主战部队,打造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龙岗教育将有哪些举措?
丁左发:2021年,龙岗区启动“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力争推进一批国际教育项目落地,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教育体系,实现在家门口接受普惠、优质的国际教育。
在龙岗教育方面,我们将通过国际教育理念引领、国际师资队伍建设、国际课程开发、合作办学、对外交流及人才培养等“五大行动”,力争推进一批国际教育项目落地,实现在家门口接受普惠、优质的国际教育。
在国际理念引领上,龙岗将高水平共建国际教育智库,创办深圳国际教育博览会,积极承办粤港澳校长论坛,联合国际大学园的高校与智库,举办国际教育峰会、发布主题教育报告等。
在境内外合作办学上,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验项目,探索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开展国际化特色学校创建及评估。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国际化教师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教师、校长的国际化素养;加强教师管理与人文关怀等。
在国际课程建设上,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发国际特色课程,加强外语特色教学,特别是依托国际大学园平台,挖掘龙岗优秀客家文化资源,探索建设中外优秀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等。
在教育交流与人才培养上,缔结姊妹学校,推动研学、游学计划,探索全学段国际教育贯通培养新模式。
到2025年,在龙岗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国际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举办一批国际教育示范学校(幼儿园),实现国际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全体系的覆盖。
我们还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中外优秀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惠及龙岗每一位学生,为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探索“深圳路径”。
南方日报:站在新起点,龙岗教育在“十四五”期间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上又有哪些目标与规划呢?
丁左发:“十三五”期间,龙岗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整体发展水平跃居省市前列,为教育先行示范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十四五”,龙岗教育事业发展将迎来三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未来五年,我们将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心,紧扣“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使命要求,围绕打造“幸福家园”的区域愿景,在扩供给、提质量、出特色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扩供给方面,龙岗通过新改扩建等途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学前教育学位3.2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6.53万个、高中教育学位1.845万个。在提质量方面,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力打造1-2所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卓越高中,推动全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各学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出特色方面,龙岗区将加快推进国际教育先行示范区建设、未来学校实验校建设等重点项目,办出龙岗教育特色,提升龙岗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撰文】黄诗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