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成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成立

南方+ 记者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如何在党史这门必修课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呢?对此,广州从化的华夏职业学院(下称“华夏学院”)的大学生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4月15日,中共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委员会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首期培训暨聘任仪式在从化举行。

图

经过层层选拔,华夏学院的47名老师和同学接过学校颁发的聘书,成为一名光荣的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成员,并将围绕党的一百年波澜壮阔历史的丰富内容,从老师、学生视角,带领大家学好党史、讲好党史、用好党史,增强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对党史的学思践悟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图

成立宣讲团讲好“三个故事”

华夏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道,作为从化本土的高校,宣讲团的老师、学生要讲好“三个”故事。第一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第二要讲好从化故事。华夏学院地处从化区鳌头镇,而服务区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天职。

因此,要讲好从化的红色故事、讲好从化美丽乡村的故事以及从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等,让更多人了解从化、喜欢从化,积极参与到从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来;第三要讲好华夏故事。今年是华夏教育成立35周年,一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华夏人”不断艰苦奋斗、齐心协力,才成就了今天的华夏学院。通过讲好故事,让师生更热爱学校,凝心聚力,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图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守住初心,立下‘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崇高理想,历经风雨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以史明志,在传承历史精神中赓续红色基因,铸牢理想信念;以史为鉴,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辨析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史明今,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增强使命担当,提升个人本领。”华夏学院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的学生成员曾贝倡导道,青年大学生应不断加强党史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图

而在华夏学院另一角,该校以图、文、书籍等方式,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史。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民主促进会自成立以来,以“发扬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坚定地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团结带领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为民族解放、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接下来,我们会依托会史,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引导广大民进会会员不忘初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共同开创新时代民进工作新局面,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华夏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图

加强内功修炼 提升宣讲水平

当天下午,华夏学院还邀请了从化区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成员、从化区科协主席邹少宁授课。

“在宣讲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宣讲内容,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不断对自己的宣讲稿进行修改完善。其次,要了解宣讲对象,并根据对象的情况,对宣讲内容进行侧重。最后要了解宣讲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实际、生活以及群众中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授课中,邹少宁以“加强内功修炼 提升宣讲水平”为题,向大家分享如何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经验。

邹少宁认为,在宣讲过程中,要做好谋篇布局,遵循“前段—中段—后段”结构法,认真打磨宣讲开头,想法设法吸引群众的注意,并善于捕捉群众的问题;语言组织要有三个力(高度表现力、逻辑说服力、艺术感染力),三不(不要有学术语言、不要有文件语言、不要有会议语言),三个借(借物说理、借情说理、结事说理);引经据典时要做到通俗易懂、因地制宜;要进行适度互动,引发群众思考,积极参与到宣讲中;宣讲时要有适当的身体语言,如保持微笑、活用肢体等。

“站着讲要比坐着讲好,讲故事要比讲道理好,脱稿讲要比念稿子好。”最后,邹少宁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宣讲体会,并勉励大家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史宣讲员”。

“党史学习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认为,明理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信就是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崇德就是要学习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力行就是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接着,邹少宁还以“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接受党的思想洗礼”为题,为华夏师生带来一堂光辉历程党史学习教育讲堂示范党课。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授课中,邹少宁从党的艰难时期、辉煌时刻、伟大实践三个方面展开,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

授课结束后,华夏学院的学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从化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大的合力。

【南方+记者】朱伟良

【通讯员】李烨威  邝健华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曹柏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