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一城就留下一家医院,中山一院持续输出助藏区改善医疗

南方都市报
+ 订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广东多家医院通过对西藏、新疆等多省区基层地区进行“输血+造血”;专科医院、药厂联手解决短缺药;大医院牵手基层医院解决山区医疗资源难题……

援助一地,就要在当地留下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

作为医疗“国家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巡回医疗、“组团式”帮扶、柔性扶持等方式对西藏、新疆等多省区基层地区进行“输血+造血”式帮扶,高质量推进健康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坚持不懈的久久为功,不仅在当地创造了许多历史记录,还为当地留下了一家高水平医院。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山一院派出帮扶专家500多人次,共诊治门急诊、住院患者51000多人次,进行教学查房8800多次,示范或带教手术近2000例,参与疑难病例讨论4000多次,开展业务培训23000多人次。通过“持续输出”,他们帮西藏林芝、边坝分别创建了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乙等医院。

援藏医疗队员连续三天开展医疗巡回活动,为藏民送医送药。

接力医疗援助,在林芝留下了一座三甲医院

在西藏林芝,中山一院的援藏步伐从未间断,2015年以来,10多名专家接力帮扶林芝市人民医院,1名专家在林芝市开展肝包虫病筛查工作。

中山一院援藏专家神经科邢世会主任医师、医学检验科万建新副主任技师是主动请缨前往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支援工作的。

援藏期间,邢世会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当地启动脑卒中中心建设,打通绿色通道,组建脑卒中MDT团队,成功开展了当地首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首次建立起颅内感染脑脊液二代测序精准诊疗路径,提高了疑难颅内感染疾病的精准诊疗水平。

尽管当地没有神经科的专业医生,邢世会便从基础抓起,每周通过教学查房和专题讲座,变输血为造血,加强当地专科人才的技术培养,打造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

万建新是医学检验专家,作为一名拥有27年党龄的党员,在深入检验一线工作的同时,主动参与林芝市基层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的专业授课,学员们孜孜以求渴望医学知识的场景让他记忆深刻,结业时大家自发排队向他献哈达的场景令他动容不已。

只要一有时间,他便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随着援藏医疗队下基层义诊、巡诊,在工布江达易贡茶场、易贡乡贡仲村、大峡谷索松村等偏远地区留下了帮扶足迹,为藏区同胎送医、送药、送温暖,带去医者关怀。

中山一院先后派出的专家承担林芝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检验科、神经科等专科建设任务,以“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人才培养机制,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建立起高水平人才梯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实现林芝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持续不断的输出先进的人才、理念、技术,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同年3月,中山一院与林芝市人民医院签订新的“院包科”帮扶协议,林芝市人民医院进入“强三甲”建设新阶段。

9批次59名志愿专家

3500米高海拔县有了二级医院

“带好一所医院、培育一批人才、造福一方百姓”已成为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服务边陲、医疗扶贫的精神动力,一批批骨干队员带着热忱与理想踏上雪域高原,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光芒。

王伟医生抵达西藏邦达机场(海拔4300米)

西藏边坝县地处高原山区,平均海拔3500米,长期以来医疗卫生资源十分匮乏。边坝县距西藏昌都市400余公里,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当地疑难重症患者救治成了棘手难题。2016年起,中山一院先后派出九批59名专家对口支援边坝县人民医院。

历年来,医疗队在边坝县人民医院累计接诊门诊病人10000余人次,住院病人2800余人次,开展骨科、剖宫产、全麻等示范或带教手术300余例,帮带学员32人,举办业务培训200余场次,推广适宜新技术19项。

当中山一院第九批医疗队8位专家来到边坝县人民医院,为边坝县人民医院争创二级乙等医院发起了最后攻坚。超声医学科副主任郑艳玲是这批医疗队的队长,她被任命为边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负责超声科的建设。短短十天,郑艳玲在边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就开展了两项新的检查技术。

一名新生儿在产道窒息,抢救十几分钟后,临床医生为进一步明确脑内情况提出头颅检查的需求,郑艳玲为患儿实施头颅超声检查后发现,患儿脑实质呈缺血缺氧性改变,根据超声表现排除了脑内出血的可能,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了依据,这是边坝县人民医院第一例头颅超声检查。

一位48岁的患者,3个月前因腹痛就诊,当时未能准确给出正确诊断,以为是胃内容物,郑艳玲详细询问得知患者在修建房屋时曾有摔伤病史,无明显发热,左上腹隐痛,怀疑“脾脏破裂出血可能”,一周后脾脏周围液区内气体增加,怀疑脓肿形成。郑艳玲决定行超声引导下诊断性穿刺抽液,与耳鼻喉科高文翔医生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诊断性穿刺抽液,抽出脓液约50ml,最终明确了诊断。这也是边坝县人民医院首次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

临出院时,患者留下了哈达和藏语感谢信

王伟是帮扶边坝县的妇产科专家。去年6月8日,边坝县加贡乡一位产妇遇到难产,历时8小时被送至边坝县人民医院,王伟迅速评估产妇情况:妊娠31周,重度子痫前期,下腹痛伴头痛、恶心、呕吐,到院时胎儿已经宫内死亡,出现宫内感染……

产妇及家属送上了结巴的哈达和藏语书写的感谢信,由衷感谢广东援藏医生

抢救刻不容缓!边坝县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各科室通力配合,王伟主导完成剖宫产术,最终成功抢救了难产孕妇。

“感谢援藏医生!”出院前,产妇及家属向王伟献上哈达和用藏语写的感谢信。

工作中,王伟还是一位传帮带的老师。泽仁拉姆是边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在王伟医生带教下,她从一个旁观者,到如今能够在王伟的观摩下独立开展手术,这一切让她充满感激。

在边坝,中山一院的团队帮助该院建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团队。2020年8月27日,边坝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结束了该县没有二级医院的历史。

而此时,边坝县人民医院的手术例数增加了360%,龙头科室妇产科分娩例数增加了237%,当地医务人员如今已能独立开展剖宫产等手术。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编辑:王道斌,游曼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