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我国恶性肿瘤首位。呼吸科通常是诊治肺癌的首诊科室和重要学科。为进一步规范肺癌的诊治、加强呼吸学科内的学术交流,4月10日举办“一呼百应——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巡讲启动会暨全国呼吸高峰论坛”直播会,慎思明辨,解读临床热点问题。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全国巡讲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韩宝惠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胡成平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宋勇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周建英教授(线上)担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蓓莉教授和南部战区总医院李伟峰教授主持启动会,共同见证指南巡讲的启动。
“慎思-1”环节由韩宝惠教授主持,讲者为该院钟华教授。
钟华教授分享了最新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2016年之前,NCCN指南为我国肺癌临床诊疗主要参考标准,但由于国际人群特征、药物可及性等与中国国情的差别,无法满足诊疗需求。《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以实用为原则,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合作制定,更重视肺癌患者特点、药物的可及性、筛查与诊断。
讨论环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哲教授和浙江省人民医院穆德广教授:肺癌筛查与诊断应逐步过渡到使用CT做常规筛查,同时县级医院检测水平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王珂教授和山东省胸科医院于学燕教授:肺癌的联合治疗方案成为主流,针对驱动基因阳性使用靶向治疗出现耐药的患者,化疗联合抗血管药物也已成为值得考虑的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张惠勇教授:对于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还是应该根据患者的基本的体质、病程、肺癌侵犯的程度,来确定是否联合治疗。
“慎思-2”环节由胡成平教授主持,讲者为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吴红波教授。
吴红波教授分享了《安罗替尼肺癌领域最新数据解读》。厄洛替尼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EGFR 突变阳性晚期NSCLC ORR 为89.5%,DCR 为100%;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 结果喜人,ORR为72.7%,DCR为100%;中位PFS为15个月,期待OS发布;安罗替尼单药三线及以上在真实临床中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安罗替尼联合含铂方案一线治疗ES-SCLC mPFS 9.41m ,mOS 13.87m,ORR达88.89%可能为一线ES-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讨论环节: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侠教授和贵州省人民医院叶贤伟教授:安罗替尼再次降价并纳入医保大幅提高了患者可及性,而且安罗替尼与信迪利单抗的联合效果良好,非常期待OS数据。上海长海医院张景熙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增利教授:安罗替尼在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真实世界的研究给了医生很大的信心。对于中央型鳞癌,安罗替尼仍要谨慎使用,但对于周围型鳞癌,可在合适患者及时机考虑使用安罗替尼。
“明辨”环节由宋勇教授主持,演绎临床决策中常见的大脑思辨过程:临床用药是遵循指南适应症还是按需跨线使用。
高蓓莉教授带队的甲方核心观点为:药物应尊崇指南和适应症使用,队员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华茵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忠良教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阮玉姝教授、南京市胸科医院张宇教授。李伟峰教授带队的乙方核心观点为:药物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使用,队员包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丽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谭晓明教授、安徽省胸科医院方浩徽教授、潍坊市人民医院谭薇教授、台州市中心医院朱君飞教授。
甲方观点:陈宏教授:药物说明书都是经过三期临床研究千锤百炼的医学证据,另外适应症内才能医保报销。李华茵教授:国内指南也更符合国内的人群。
郭忠良教授:在指南更新如此之快的前提下,遵循指南才能更好地保护医生自己。阮玉姝教授:曾经碰到不遵循指南使用的情况,病人出现快速的疾病进展,因此指南和说明书能更好的规范医生的行为。张宇:药物使用应该遵循指南,要做到心中有指南,遵循指南。高蓓莉教授:无论从病人的获益的角度,还是医生自身的保护的角度,都应该遵循指南使用。
乙方观点:陈丽敏教授:战略就像指南,而战术着重于术,医生面对不同患者应该有不同的判断。谭晓明教授:医生遵循指南是必须的,但是指南是有局限性滞后性的,因此临床工作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方浩徽教授:尽信书不如无书,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谭薇教授:生搬硬套指南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征得知情同意后,可开展跨线使用药物的临床研究推动医疗进步。朱君飞教授:指南是有归一性无法做到精准治疗,因此临床医生要基于指南,更要高于指南。李伟峰教授:药物遵循指南和适应症使用,这是医生用药的基石,但真实世界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医师应将遵循指南和超越指南融会贯通。
“笃行”环节由周建英教授主持,讲者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全教授。
林全教授分享了一位多线治疗进展后的患者在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后实现长期带瘤生存,OS大于34个月的病例。
讨论环节:高峰教授:对于放射性气管损伤易出血,但使用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十分成功,侧面证明了药物的安全性。李若然:针对放损伤建议首选使用激素和抗感染治疗,对于典型的气道狭窄,会采用反复活检的方法。阎卫亮:同意李若然教授的观点,如果追加流体内的放疗,可能会更好。张艳莉教授:,应该从疗效、安全性、药物经济学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如果安罗替尼联合免疫能够提到二线,应该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会议回看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