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事业则充满激情和挑战,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找到全新的自己。”在肇庆新岗茶场当了7年茶农后,香港青年余威向记者道出内心感悟。
从小在香港长大的余威毕业于暨南大学,2014年考上了香港廉政公署。正准备入职时,父亲找他谈心,希望儿子继承家业,到肇庆怀集大稠顶茶场工作。父亲给出的是条件充满激情:“在香港你可以得到一份体面的公职工作,而来茶场你可以收获一份事业。”
余威在茶场看到更大的世界,找到全新的自己。
1993年,余威的父亲带资入股怀集新岗茶场,带领茶场转型,专注高端高山茶,推出新岗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品牌。近30年的坚持与奋斗,让这位老茶人收获良多。
新岗茶场位于肇庆怀集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肇庆最高峰、广东第三高峰,四季云雾缭绕,这里所产茶叶茶韵醇厚,种茶历史悠久。
从香港到怀集大稠顶,余威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第一次全局了解一片茶叶的生产全流程。余威穿上茶农工服,与工人同吃同住,从零开始学习茶场生产、管护,学习茶叶采摘、制作,学习茶叶发酵、制作。
忐忑的是,各地茶叶市场异军突起,新品牌和新营销模式令人应接不暇,高端茶叶市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的剧烈变化一度使茶场销量下降近七成。通过走访市场后,余威果断下调茶叶单价,最终通过降价走量的方式成功度过危机。
余威(中)研判茶树生长过程,科学制定采摘计划。
与土地和市场打了7年交道,余威变得成熟稳重。“茶场是一份长期事业,需要花费几十年时间去经营,经历挫折、坚守初心才能体会天道酬勤的喜悦。人的成长与茶的成长很相似,茶味回甘自在香。”余威感慨地说道。
经历锤炼后,余威愈发明白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维系原有直营店基础上,他联系上书店负责人,将茶叶和文房四宝共同展示,倡导“一杯茶一本书一人生”,赋予茶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取得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余威不断探索跨界合作的可能。近日,以新岗绿茶入选肇庆十佳旅游手信为契机,余威主动走访位于肇庆市的裹蒸粽生产企业。“裹蒸粽和新岗绿茶都是肇庆特产,我们有无可能生产一款含有茶叶元素的裹蒸粽,实现资源共享、客户共享?”
在内地发展7年后,余威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组建了家庭,2020年女儿的出生更让他坚定当年的选择。“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这条路我没走错。”
夜幕降临时,茶山格外宁静,此时的余威会特别想念家里的妻子和女儿,时常翻看手机的照片。“老婆辛苦了,等我回家做饭,煮你最爱吃的排骨,我们带女儿再去公园、商场逛逛。”晚上和家人视频,已成为余威茶场“夜生活”的重要内容。
【南方+记者】刘亮
【通讯员】苏泳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