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观礼,仰望国旗,她禁不住泪流满面……

中山火炬发布
+ 订阅

她的履历

她的荣誉

她的初心

她的星空

无不让我们崇敬和仰望

王冰

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件。国家“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技术专家,中国轴承工业冷加工技术专家、中国轴承工业科技专家,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机械工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创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广东省“南粤工匠”、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十大南粤女工匠)、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标兵等荣誉,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候选人,被誉为广东省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中国轴承制造业的铿锵玫瑰。

2019年9月21日,火炬区将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转授王冰。同年10月1日,王冰继2015年9月3日登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台之后,再次以全国劳动模范身份受邀赴北京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站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仰望国旗、唱响国歌的那一刻,她禁不住泪流满面说道,“作为曾经的兵器装备科研工作者和现代高端装备轴承研发带头人,能够见证国家的进步与自信,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劳动者,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

坚守初心

深耕轴承行业38年

因为父亲是一名公安警官,小时候王冰梦想过当兵,但还没到应征入伍的年龄,国家恢复高考,上大学成了当时几乎所有高中生的选择。那时候国家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抱着当工程师、为祖国四化建设尽一己之力的理想和热情,1978年,还是高一学生的王冰提前参加高考,全部志愿都填报了理工科,并如愿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就读机械工程专业。

1982年大学毕业后,王冰被分配到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在这个中国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所里,开启了她深耕轴承行业38年的职业之旅。王冰从研究所配套车间的技术员起步,几年间就参与了不少国家级项目研发并获得多项科技奖励。

(右一为王冰)

1990年,王冰的职业生涯出现转折。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她跟随丈夫返乡南下,来到了中山市轴承总厂。“当时来到广东选择很多,包括广州、深圳、珠海都有机会,最终选择中山,是因为中山市轴承总厂当时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很需要人,来这里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轴承,继续不舍的轴承梦……”从研究所来到企业,王冰坦言落差很大,在洛阳做的都是上天入海的高精尖轴承,而当时中山轴承厂主要是生产拖拉机、电风扇等农机配套零件。巨大的落差面前王冰没有灰心,她不忘初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带着严谨求实的科研习惯和在国家级研究所积累的技术经验,从规范轴承制造工艺入手,引领企业轴承制造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1999年,中山市轴承总厂改制成为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王冰担任总工程师。为破解欧洲某世界知名电梯企业新型环保电梯轴承应用难题,王冰带领技术团队提出的功能集成化电梯部件解决方案,在众多世界轴承强企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苛求的送样装机期限和一片“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放弃声,他们自己改造设备、自行研制检测装置、自主发明试验机,一起拼到手在键盘上发抖、脚在桌子底下抽筋……硬是把行业专家们眼中“长得不像轴承的铁疙瘩”,做成了像轴承一样精密,比轴承功能更全的专用轴承单元,以绝对技术优势获得批量装机应用,直到今天。

2011年,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里有了以王冰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王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多名爱岗敬业、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党员、研发人员、技师、高级工、一线工人聚集到一起,在不同学历、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员工间搭建起思维互换、技能互补、各展其长、共同进步的成长平台。工作室以高端装备专用轴承为研发目标,创新功能集成型专用轴承解决方案,突破精度限制,实现自主化生产,创益于主机功能,为推动我国轴承制造由基础标准件大批量生产向客制化成组技术跨越转变、缓解高端装备专用轴承长期依赖进口局面做出了贡献。2017年,“王冰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当时广东省4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中唯一以非公经济主体为依托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再高的目标,再大的压力,再多的困难,也一定可以分解成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分解成一项项细小的工作,只要我们坚守初心,把每件小事都按预期做好,做到极致,汇聚在一起,困难和压力一定会迎刃而解,梦想一定能变成现实。”王冰说。

“这是我们团队研发的功能集成型电梯专用轴承单元,从2003年研发成功到现在,已累计为公司创造产值4亿多元。”在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着这些“铁疙瘩”,总工程师王冰脸上露出笑容。 

“小到手表、自行车,大到潜水艇、宇宙飞船,所有旋转的地方都要用到轴承。”王冰与轴承结缘已经38年,每当有人问她,一个女人为什么能在这个“冷冰冰”的行业坚持这么多年,她总是很朴实地回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从入党那天起直到今天,报效祖国的初心未改。我期待着有一天可以用手里的轴承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的掌声。”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采编:林家裕、翟斯宇

编辑:田茂林

美编:高一瑞

责编:赵攀峰

执行总编辑:胡红江

总编辑:宋文君

编审:李慧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