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ON VACATION
“我要对贵站,贵站义工团和三位女义工表示衷心感谢!她们这种助人为乐,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令人学习与敬佩,值得点赞与表扬!……”日前,惠州南站负责人收到了一封从湖南长沙寄来的挂号信,打开信发现这是封感谢信:两位曾从惠州南站坐过车的老年乘客,对惠阳义工团南站服务队的义工表示感谢。信中,老人们并不知道义工名字,却打印出一张手机拍摄的义工照片。千里之外寄感谢信,事小情意重。记者电话回访两位老年乘客时,他们说:好风尚,要鼓励!
01
湖南老人念念不忘在惠州南站遇到的帮助
写信感谢
家住湖南长沙的戴长清、杨瑞英夫妇都年过七旬,早退休了。因喜欢惠州的环境,他们经常来惠州过冬。2020年12月,两老再次来到惠东巽寮湾避寒度假。此前,两老在巽寮湾结识了一群同样的“候鸟老人”,大家都有音乐爱好,这次来,两老除了带过冬衣物外,还带了不少乐器来伴奏,后来看惠州天气暖和,又添置了些衣服。
2021年2月6日,两老从巽寮湾乘坐网约车来到惠州南站,准备从这里乘车返湘,到达惠州南站停车场时,两人犯难了:因为是首次来,不清楚这里地形,停车场距离进站口有段路程,且需要横穿一条马路,加上两人年迈体弱,实在无法将这么多行李拿进站。
THANKS
感谢有你
戴长清老人来到南站广场警务室寻求帮助,忙于执勤的警察帮他联系了惠阳义工团的一名女义工。这名义工赶紧跟着老人往停车场去搬行李。来到现场后发现行李确实很大,一人力量不够,她又喊来了同伴(另一名女义工),她们俩还向南站工作人员请求协助弄来了一台拖车帮忙运送。
“我要给她们有偿服务,她们不肯接受。”在信中,老人们这样写道:到了上车检票前20分钟,义工团又来了两位女义工,又帮我们把行李送到了15车厢,这时,我再次向她们表示谢意,她们还是坚持不接受任何费用。我和老伴都非常感动感激,如果没有她们的帮忙,我们将面临莫大的困难,无法进站乘车。
义工帮旅客搬行李。
在记者的电话回访中,戴长清老人说:“我们走过很多地方,很少遇见在惠州南站这样的志愿者,好多车站都有收费搬运行李的工人,但惠州却有这样一支力量无偿给来往旅客提供帮助,让人心里暖暖的。”念念不忘,一回到湖南,戴长清夫妇就着手写感谢信,他们说:虽不知道义工的名字,但好风尚,要鼓励!
为让这封信顺利到达,他们特意上网查询惠州南站所处路段,以便地址更精准,还采用挂号信的方式寄出。
02
惠阳义工团南站服务队服务常态化
如“流动的风景”
4月3日,惠州南站负责人看到感谢信后特意转交给惠阳义工团负责人吴惠娇。吴惠娇激动地说:南站常态化志愿服务得到群众认可,我很高兴,为惠阳义工团南站志愿服务的义工们点赞。
惠阳义工团。
据了解,2003年3月,由吴惠娇等7人发起成立惠阳义工团。从2016年4月惠阳义工团南站服务队常态化服务坚持至今,义工们围绕旅客购票、进站、候车、检票等环节,开展导购、导乘、咨询、秩序维护和重点帮扶等志愿服务。
通过照片,大家很快明白,信中提及的女义工是惠阳义工团南站服务队副队长于会云。于会云得知两位湖南老人特意写来感谢信,有些激动又有些羞涩地说:遇到这样的事情,每个义工都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做,每天我们也听到无数声“谢谢”,没想到两人还特意写感谢信,太客气了。
她还记得,当时两老的行李特别大件,她一个人搬不完,就喊来了同伴刘慧,两人合伙把老人及行李送进了进站口,也过了安检,直接到了检票口。
惠州南站义工帮助乘客指引。
按照日常志愿服务流程,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群,义工们一般是会帮忙把行李送到其车厢入口。这次也是这样做的。得知老人的乘车时间后,她跟另一名义工刘春苗提前20分钟 ,将行李从检票口搬到15号车厢,送到老人身边,就赶紧下车了。
“老人确实有两次掏钱付费的动作,但我们拒绝了。”于会云不停给老人解释,不会收,出来做志愿就是义务奉献,爱心奉献。她还说:“感谢惠州南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才让我们把服务做得更好。”
采访中记者得知,于会云在大亚湾居住并工作,是一名从山东来惠州大亚湾定居10多年的“新客家”,每次来位于惠阳淡水的惠州南站做义工,她都需乘坐公交或骑电动车20多分钟。
“喜欢惠州,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她说,2017年,当孩子上高三住校后,她就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惠阳义工团,每个周末,她利用周六上午给孩子送饭菜,剩下的的一天半时间都在惠州南站做义工。平时,只要是休息时间,就出门做义工,除了在南站做义工,她还参与过大亚湾的慰问老人、赛事保障等志愿服务,也带动过身边同事、舞友们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传递爱心,传播文明。跟她一样,惠阳义工团南站服务队的义工们就像“流动的风景”,活跃在马路边、停车场、进站口、安检处、咨询台、检票口、测温处、南站驿站……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暖心帮助。
文/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唐亚丽
编辑:张海游
审核:李家声 刘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