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省卫健委举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新闻发布会,广东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全名单公布,省卫健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解密”了建设名单的遴选与布局原则。
记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月9日印发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发展实施方案》方案,通过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在政策上先行先试、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广东力争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成广深医疗高地“双子星”,形成以若干家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医院为引领,争创20个国家级医疗技术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推动15家综合医院进入全国百强,重点推动15家专科医院、40个临床专科进入全国前十,新增10名以上国家顶尖人才。
50家医院有布局“四个层级”
2021年,在建设第一期30家高水平医院的基础上,广东遴选新增第二期20家医院进入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实现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全覆盖。
这50家医院是如何布局的?段宇飞“解密”了这50家医院在布局上有“四个层级”。
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医学中心布局来看,要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在建设呼吸、肿瘤、肾脏病医学中心的基础上,支持省人民医院牵头建设心血管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设精准医学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牵头建设优势学科医学中心等,打造世界一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医学中心。
从建设大湾区高水平医院布局来看,要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持续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在珠三角地市继续遴选一批实力较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高校附属医院、省部属医院和市级龙头医院进行重点建设。在尚无高水平医院的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4个珠三角地市各遴选建设1家高水平医院。
从建设粤东粤西粤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来看,在粤东粤西粤北布局建设汕头、湛江、韶关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大对粤北山区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在尚无高水平医院的河源、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5个地市各遴选建设1-2家高水平医院。支持原中央苏区县所在地市医院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县级三甲医院建设发展。
从建设差异化发展的优势临床专科布局来看,要瞄准临床专科发展前沿,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儿科、传染病等专科特色医院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医院。
建设蓝图:争创20个国家级医疗医学中心
这50家高水平医院要建设成什么样?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月9日印发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省50家高水平医院在临床、科研、综合排名、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争创20个国家级医疗技术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眼科国家医学中心,综合类、心血管、癌症、神经、创伤、口腔、精神、传染病、骨科、妇产、老年医学、中医等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广东。新增2个以上国家重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分中心。
重点推动15家综合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力争目前考核成绩处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100-200名之间的区域龙头医院进入绩效考核百强,新增2-3家潜力医院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百强。
重点推动15家专科医院、40个临床专科进入全国前十。加强专科医院综合能力建设,争取15家专科医院进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专科类别全国前十。在保持呼吸和眼科专科全国第一、31个专科进入全国前十的基础上,推动小儿外科、变态反应等2个以上专科争创全国第一,烧伤、麻醉、急诊医学、康复医学、检验医学等5个以上重点专科进入全国前十。
新增10名以上国家顶尖人才。力争新增2-3位院士、2-3名国医大师等顶尖医学人才,柔性引进 一批高层次人才,辐射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全省高水平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全覆盖。
广东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全名单公布
名单分析:广州市有17家高水平医院
省50家高水平医院,从区域来看,广州市有17家,深圳市有7家,除广州、深圳外珠三角地区8家,粤东西北地区18家。从医院分类来看,综合医院40家,中医院3家,传染病、妇儿各2家,眼科、肿瘤、口腔各1家。实现了全省21个地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全覆盖,高水平医院分级分类科学均衡发展。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用于传递更多健康科普资讯,如果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乐康肿瘤专家医生集团以“重疾医疗服务”、“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以专家咨询与远程肿瘤MDT多学科咨询为特色服务项目,让普通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获得多位知名肿瘤专家同时定制的权威、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99号广东港澳中心403-40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号楼东门口天桥向东80米)
邮箱:lekangzhuanjia@163.com;电话:020-86668001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