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儿玩具:以国潮娃娃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

南方+

在佛山南海区瀚天科技城,有这样一家企业: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能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相融合,通过产品彰显和表达着中国本土文化。这就是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下称“可儿玩具”),一家专注于中国风格娃娃玩具的企业。

从代工起步,到创立自己的品牌和风格,这家企业只用了十余年,就成功地在世界玩具市场上开创出“中国风”娃娃。近年来,在深耕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这家企业开始进军中高端产品,将国潮娃娃卖出了超万元的高价值。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根植于佛山这片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可儿玩具希望自己的娃娃能够为佛山文化代言,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小小使者。

可儿玩具建设的国内首个主打国潮娃娃的“可儿娃娃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可儿玩具建设的国内首个主打国潮娃娃的“可儿娃娃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原创中国风娃娃“走进”迪士尼

走进位于瀚天科技城A8栋的“可儿娃娃博物馆”,数百款国潮娃娃尽收眼底:它们有的身着汉服,裙襦飘飘,演绎着秦汉的风采,有的身着功夫服,腰系红带,象征着“功夫之城”的厚重底蕴,还有的身着短裙白T,英姿飒爽,尽显当代女生的洒脱……

不过,不同于西式的芭比娃娃,这些可儿娃娃都有着波波头、黑眼珠、樱桃嘴,具有明显的东方神韵。

这正符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可儿玩具的初心。2000年前后,这家企业从为国际品牌提供代工起步,随着对玩具领域不断熟稔,一个念头也萌发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不做中国人自己的娃娃呢?

于是,在2004年,24款独具中国特色的娃娃惊艳亮相上海玩具展,中国第一个原创娃娃品牌“可儿”诞生了。

“波波头、黑眼珠、红裙子,这些都是中国小姑娘的典型特征。我们当时的定位是,一定要做属于中国孩子自己的娃娃。”可儿玩具法务总监刘小燕说。

造型和服饰均体现浓郁中国风的可儿娃娃。王谦 摄

造型和服饰均体现浓郁中国风的可儿娃娃。王谦 摄

在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洋娃娃”的玩具市场,这些国风娃娃很快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刘小燕还记得,可儿娃娃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粉丝群体,一些希望孩子具备温柔、端庄气质的家长也会选购可儿娃娃送给孩子。

作为中国娃娃的开创者,可儿玩具也花了不少功夫。刘小燕介绍说,可儿娃娃多次参加玩具展、动漫展,与少儿节目合作,创办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推出了《中国可儿》原创形象IP、《东方可儿》动画IP,还为粉丝策划了一本内刊,刊登粉丝们与可儿娃娃的故事。

“迪士尼是先有动漫后有周边,我们是先有娃娃后有动漫,也是开了国内文创产业的先河。”刘小燕说。

历经多年开拓,可儿娃娃已经崭露头角。数据显示,“可儿娃娃”的线下渠道遍及全国25个省份地区,零售网点超过4000个,动画片《东方可儿之摩登学园》播放量超过3亿,还有粉丝甚至因为“可儿”而立志成为时装设计师。。

从2011年至今,可儿玩具还与迪士尼合作,推出了带有经典迪士尼元素的中国娃娃,让中国风的娃娃与“洋娃娃”们平分秋色。

国潮娃娃当起岭南文化大使

近十年以来,在将中国风娃娃做好的同时,可儿玩具也产生了转型升级的想法;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可儿玩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越发深入,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古风、汉服等“国潮”也在新生代人群当中兴起。

于是,从中国传统经典传说中吸收元素,可儿玩具推出了敦煌飞天、嫦娥奔月等主题的中国娃娃。

为了让这些娃娃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可儿玩具没少下功夫:为了让娃娃尽可能逼近历史真实面貌,设计师翻阅大量历史文献,还原对应朝代的服饰特征,例如“贵妃醉酒”还原了唐代盛行的齐胸襦裙服装制式,“锦·绣限量珍藏版晚清系列”则采用清代贵族女性典型的“两把头”发型,袖口形式采用多层绣花喇叭口,体现了满人正统的四开衩特点;

同时,这些娃娃采用高级面料,由工艺师纯手工打造,例如 “古典中国风限量珍藏版昭君出塞”从纱裙到斗篷均为手工缝制,腰带为手工钉珠,还在高度还原汉代风格的“三环望月高髻”上饰满珠玉宝石,象征着昭君作为公主的高贵身份。

可儿玩具携手“宫里的世界”开发的娃娃。受访者供图

可儿玩具携手“宫里的世界”开发的娃娃。受访者供图

这种将功夫做到极致的精神,不仅让可儿娃娃从玩具升级为艺术品,更可儿娃娃“身家翻番”,有些限量版娃娃可以卖出上万元的高价。

更高端的产品也引来了合作客户的目光。近年来,可儿玩具先后与海南航空、南方航空、迪士尼、宝洁、宫里的世界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合作,推出定制款可儿娃娃。

“我们为海南航空推出的定制款娃娃,服饰根据海航真实制服等比例缩小制作的,这种对设计、工艺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我们的重要优势。”刘小燕说。

作为一家深耕佛山南海的企业,可儿玩具对生兹在兹的土地同样充满感情,先后推出了展现祖庙、佛山功夫、千灯湖等佛山元素的娃娃。同时,企业还与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合作,成为传播佛山文化的“大使”。

“佛山南海本身就是一座拥有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之城。我们希望南海加快建设相关文化创意平台,通过培训引进文创人才,搭建文创企业创业空间、举办交流展览活动,并引进高新技术、整合政府、文博、文创企业多方力量,打造全生态闭环的文创产业链,进一步活化本土文化。”刘小燕说。

【撰文】王谦

编辑 李嘉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