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正式决定福岛核废水排海,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

南都周刊
+ 订阅

核废水排海,会带来什么后果?

文 | 卢晓菲 林意欣 余亦婷

编辑 | 林意欣

据央视报道,4月13日早上,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

虽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浓度符合国际标准,但依然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因为这些核污水的储量巨大,日本政府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只能对其进行有限的处理,一旦全部排向大海,将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针对此事引发的担忧,日本首相菅义伟在4月12日表示:“一旦正式决定排入大海,可能还需要2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段时间主要是努力获得国民对于安全性的理解。”

对于日本决定核废水排海,今天中国外交部回应,认为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强烈敦促日方认清自身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履行国际义务,对国际社会、周边国家以及本国国民的严重关切作出应有回应。重新审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

据韩联社报道,今天上午,韩国政府回应日本决定将核废水排海一事。韩方称,对此感到“强烈遗憾”,绝对无法容忍,将与国际社会扩大沟通。日方举措不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应该公开处理核废水的相关信息。

而美国务院在日本政府正式宣布上述决定之后,美国国务院回应称支持日本政府的决定,并表示该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美国务院在官网发布声明称,“日本政府已宣布关于 ALPS(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水的基本政策的决定,将处理后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声明最后表示,美国期待日本政府继续协调和沟通,监测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日本国内反对呼声很高

2017年10月12日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拍摄的4号反应堆(后),反应堆前面的装置为核废水储存罐 (图源:新华社)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使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到严重破坏,发生了7级核事故。随后的几天里,福岛第一核电站连续发生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里。东京电力公司为了冷却核反应堆,不断向其注入海水,这些被污染的海水则储存在罐子里。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估算,储存罐的上限为137万吨,而截止2020年9月,已经使用了123万吨,预计到2022年就装不下了。

2020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组去福岛时,日本政府提出了两种核污水的处理方案——蒸汽释放和排入大海。

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1979年三里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的是蒸汽释放。但三里岛核电站需要处理的废水量还不到福岛核电站的1%。日方认为将污水稀释后排入大海是成本最低最快捷的方案,但此举因为可能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招致了当地居民、渔业从业者、国际环保组织以及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

据南方日报报道,4月10日,曾主要负责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救援工作的日本立宪民主党党首枝野幸男对日本政府可能把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作出回应。枝野幸男说,“(日本政府把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是把所有的福岛县民、渔民都当成了傻瓜来对待。去年相关报道出来之后,福岛县当地就出现了各种批评的声音,日本政府应该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需要说明这些污染水是否真的安全?是否真的已经无法承受了?真的不会受到侵害吗?但是,日本政府基本上都没有回应,还在无视福岛县民呼声的情况下就自己作了决定。”

据报道,位于东京的日本主妇联合会也于今年2月8日在其官网向日本首相菅义伟、经济产业大臣兼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原子能损害赔偿·废炉等支援机构)梶山弘志、环境大臣兼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原子能防灾)小泉进次郎进言,要求他们重新考虑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的处理水排向大海的决定。

日本主妇联合会在进言书中表示:“日本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员国之一。该公约第192条规定,所有的成员国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海洋环境。”另外,日本主妇联合会希望日本政府能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把污染处理水存放和保管在陆地上。“如果福岛县达到了承受的极限,日本政府应该跟国内其他地方的负责人协商,把污染处理水转存到当地。”

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1日,福岛县民众自发举行集会,反对将核污水排放入海。据组织此次集会的民间环保团体统计,福岛县内59个市町村议会中有41个市町村议会不赞成排核污水入海的方案,其中的25个表示强烈反对,16个要求日本政府慎重应对并提交相关意见书。截至2020年12月,该环保团体已经收集到45万份日本民众签名,反对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处理水排放入海。

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

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初期,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碘-131和铯-137, 放射性碘-131的半衰期是八天,可通过空气吸入,也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跟水摄入。碘在人体内主要集中于甲状腺。铯-137的半衰期则长达30年,意味着通过空气、食物和水摄入,以及地面沉积暴露,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长期风险。

而核电站的污水里,根据东京电力公司2018年发布的数据,含有六十多种放射性污染物。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污水会经过处理再排放,而处理不掉的氚会被稀释,浓度降低到标准值以后再倒入大海。

但是,科研人员表示,核污水里除了难以去除的氚之外,依然会残留包括锶-90和碘-129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污染物会随着洋流漂到世界各地,甚至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据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家肯·布塞斯勒(Ken Buesseler)指出,两年之内福岛核电厂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就能到达美国西海岸。

布塞斯勒自2011年开始一直在研究福岛放射性物质在太平洋地区的扩散。早在2011年6月,他就动员了一支科学家团队进行首次国际巡航,追踪铯-134和铯-137的扩散轨迹。他还建立了一个由民间科学家组成的监控网络,监测放射性物质在北美太平洋海岸的动向。

他指出,福岛核污水里的氚几乎去不掉,但是氚的半衰期相对比较短,也不容易被海洋生物或者海床沉积物吸收,因此对生物组织的破坏性相比其他放射性物质来说还要小一点。更大的问题在于污水里残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诸如碳-14, 钴-60,和锶-90,这些污染物直到2018年才为人所知,他们的半衰期都比氚长得多,也更容易被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吸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着更严重和更长久的潜在危害。

而且,外界对东京电力公司是否会严格执行污水处理也表示怀疑。

东京电力公司自2013年以来就宣称他的核污水处理技术能将辐射水平降低到比允许的排放标准还低。然而到了2018年9月,东京电力公司承认其污水处理技术有缺陷,1000个储罐里超过80万吨的污水并未达到此前宣称的辐射性标准,里面就包括了残留致癌的锶-90。

此外,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其所处的位置问题,还导致了大量地下水受到污染,而东京电力公司也未能遏制这种地下水的污染,这些污染水只是不断被收集到储罐里。鉴于过往东京电力公司的信誉问题,如果污水处理达不到标准,准备排放到大海里的污水辐射会更严重。

危害尚不十分明确

污染物处理须审慎

据央视网此前报道,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首先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 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 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此外,被核废水污染还会带来什么后果?

1、核辐射的污染是长期且难清除的。

2018年,有环保组织在日本福岛县进行过一项综合调查,发现在核电站事故过去七年之后,当地的核辐射水平依然比国际辐射安全标准要高出100倍,而且直到2050年甚至下一世纪,这些地区的高辐射水平都对返回这一区域的民众健康构成威胁。

而日本政府却计划在2023年开放禁区供人类居住。该组织认为政府的净化措施无效,至少70%到80%的山地森林无法得到净化。

2、放射性元素碳-14会进入所有生命体。

福岛核废水中就有残留的碳-14,其半衰期为5370年,而且会进入所有的生命体内,它在鱼类中的富集程度是氚的数千倍。有专家表示,把这些可能会在未来五千年持续威胁人类健康的放射性物质倾倒入海,让这种健康风险持续到子孙后代,后果也许是不可想像的。

然而,要衡量核辐射对人类健康的整体风险是有困难的。根据世卫组织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相关健康风险的评估报告,福岛核事故产生的辐射造成工人或居民急性辐射死亡的人数为0。人们普遍认为核辐射会诱发癌症跟白血病,然而因为癌症跟白血病的发病不是即时的,致病因素也有很多,发病率自身也存在波动,且每个人受到辐射的剂量很难准确估算,因此很难证实患病风险水平跟核暴露水平的直接关系。

因为核辐射对健康影响在流行病学统计上难以测定,因此,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对危害尚不十分明确的污染物处理审慎一点似乎也并不为过。

核污水的影响争议大

其他科学家怎么说?

然而,核污水对人类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科学界也有不一样的声音。

日本大分护理与健康科学大学辐射风险评估专家米·凯奇(Michiaki Kai)认为核废水的排放不能说风险完全为零,这才是引发争议的原因。但是,在她看来,这对健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只不过控制释放水的稀释度和容量非常重要。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分子病理学的一位辐射专家说,考虑到太平洋的稀释系数,氚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她表示以后依然会毫不犹豫吃福岛海鲜,她不担心碳 -14会对健康构成威胁,相对来说,海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如汞)应该比“来自福岛的任何东西”更让消费者担忧。

释放的后果是什么?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放射化学家肯·布塞勒(Ken Buesseler)说,除非能更好地了解储罐中的放射性核素,否则对核污水对海洋生物和食用海鲜的人类的影响是未知的。

然而,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放射生态学实验室的帕斯卡 · 贝利 · 杜布瓦(Pascal Bailly du Bois) 则对这个问题持更积极的态度。他说,"对渔业和海洋生物的放射性影响将非常小,类似于福岛核反应堆在正常条件下运行时的情况。不过,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渔业界和一些地方政府强烈反对这一提议,因为担心消费者会避开附近捕获的海鲜。长期以来,日本的渔业业务一直受到影响。由于核危机,仍有15个国家和地区限制日本的农渔产品。

另外,南安普敦大学海洋和地球科学首席教授西蒙·博克索尔(Simon Boxall)表示,尽管许多专家认为风险较低,但人们仍然认为,密切监测和遵守科学建议至关重要。

参考:

1.Should Japan dump radioactive water from Fukushima into the ocean?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58055-should-japan-dump-radioactive-water-from-fukushima-into-the-ocean/#ixzz6c3rV4aQ9

2.Mix of contaminants in Fukushima wastewater, risks of ocean dumping,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8/200806153610.htm

3.Technical failures increase risk of contaminated Fukushima water discharge into Pacific – Greenpeace,

https://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press-release/20351/technical-failures-increase-risk-of-contaminated-fukushima-water-discharge-into-pacific-greenpeace/

4.Greenpeace investigation shows Fukushima radiation risks to last into next century,

https://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press-release/15062/greenpeace-investigation-shows-fukushima-radiation-risks-to-last-into-next-century/

5、南方日报、央视新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