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造假就没停过,乐视及贾跃亭分别被罚2.4亿!罚款交得出来吗?

289财经热点
+ 订阅

虽迟但到!4月12日晚,已从A股退市的乐视网发布公告表示,因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乐视网被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处以2.4亿元罚款,实控人贾跃亭被罚款2.4亿元。

这一曾经的“明星”上市公司的造假细节和具体处罚结果等待两年后最终揭晓,市场哗然。这一结果明明白白告诉着大家,2007年至2016年十年间,乐视网几乎从准备上市到爆雷之前,所有年份的财务数据都在造假。

乐视4月12日披露的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乐视4月12日披露的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多位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乐视网造假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这一巨额的处罚结果在近年证监系统的处罚决定中非常罕见。这家明星公司如何陨落?监管本次的顶格处罚背后有哪些意味?不幸踩雷乐视网的股民又可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

昔日“明星”公司跌落神坛

根据4月12日公告,经查明,乐视网及贾跃亭等存在5项违法事实:因乐视网2007年至2016年财务造假,其报送、披露的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文件及2010年至2016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乐视网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乐视网未披露为乐视控股等公司提供担保事项;乐视网未如实披露贾某芳、贾跃亭向上市公司履行借款承诺的情况;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构成欺诈发行。

乐视曾是A股创业板龙头公司。2004年,贾跃亭创立乐视,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网络视频。2010年8月,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A股最早上市的视频公司。

在上市前后的几年间,乐视网向上下游领域迅速扩张,在一、二级市场上多次融资,一路高歌猛进,逐渐形成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庞大生态圈,涉足了影业、体育、手机、电视、汽车等多个板块。2015年5月,乐视股价达到179元的历史高点,市值冲破1500亿元。2016年11月,贾跃亭自曝资金链危机并在2017年7月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自此乐视网开始走上了连续爆雷的下坡路。

2017年贾跃亭赴美,至今未归,最新微博仍在发布其造车事业相关信息。

由于贾跃亭长期滞留境外未归,2017年12月,北京证监局下发通告责令贾跃亭回国履责,要求其“立即回国,稳妥处置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通告中称其“严重侵害了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及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17年至2019年,乐视网连续三年亏损,三年净利润累计亏损290亿元左右,且连续两年资不抵债,2019年末净资产为负143.3亿元。连亏三年后,2020年5月14日,深交所宣布乐视网股票终止上市。7月21日,在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结束后,乐视退被深交所摘牌。退市时,股价仅剩0.18元。2021年2月3日起,乐视网开始以集合竞价的方式在老三板进行股份转让,4月12日的最新股价为0.48元。

十年造假,监管顶格处罚绝不姑息

根据本次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中披露的内容,乐视网的财务造假时间跨越10年,且构成欺诈发行。广东邦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虎告诉记者,本次北京证监局对乐视网的处罚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造假行为绝不姑息的态度,因事发于新《证券法》实施前,基本上沿用了原《证券法》关于欺诈发行和虚假陈述的顶格处罚。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乐视网处以募集资金百分之五即2.4亿元罚款已属于顶格罚款,处罚力度很大。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各种动作加大对财务造假惩罚力度。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开始施行。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智斌表示,相比2006年的《证券法》,新《证券法》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均有大幅度提高,比如,针对虚假陈述行为的罚金上限由6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加大了直接责任人、中介机构的责任、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市场禁入制度和退市制度等。

2020年12月,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并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改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将IPO(首次公开募股)欺诈发行的量刑从最高5年提高至最高15年,强化对控股股东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压实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明确将保荐人作为犯罪主体适用该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监管对于IPO审核发行也愈发严格。今年一季度,推出了包括启动现场核查、明确信息披露细节、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多项举措。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共有75家公司撤回IPO申请,其中超八成是在检查规定发布后宣布撤回。与过往相比,IPO撤单数量创下纪录,2019年和2020年全年,IPO撤单数量仅为39家和56家。

维护投资权益,股民们还可以找谁索赔?

乐视网财务造假案始于上市之前,情节十分恶劣。其退市前2020年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乐视网股东总数超过28万户,造假行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

目前,北京证监局对乐视网和贾跃亭开出的罚单仍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对记者表示,后续不排除贾跃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但由于目前贾跃亭不在国内,刑事案件绝大多数罪名不能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判决,因此本案短期内追究刑责实施起来恐有一定难度。

臧小丽指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落地,也意味着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民事赔偿。但目前,乐视网及贾跃亭的赔付能力堪忧,投资者为增加获赔几率,后续可能会将被处罚的高管以及相关中介机构追加为共同被告,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表示,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行为,坚持依法“全链条”从严追诉,既惩治具体实施造假的公司、企业,又惩治组织、指使造假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还同时追究帮助造假的中介组织,全面落实好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的要求。

乐视网财务造假多年,且涉及欺诈发行。但在其披露的多年的年报中,多次被出具了来自审计机构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王虎分析,乐视网涉及到审计和保荐机构,也可能面临投资者索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应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对于已经勤勉尽责但是被乐视网方面‘蒙蔽’的中介机构,法律并不要求其承担责任,但是参与造假或未勤勉尽责的,投资者可要求该中介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王智斌说。

王虎表示,此前别的案例中已有法院判决保荐人、审计机构向投资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先例,今后审计和保荐机构作为被告的案件可能会越来越多,也将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记者】周美霖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