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城东中学郑清秀工作室:千锤百炼成名师

南方+ 记者

近日,佛冈县教育局举行了佛冈县第一批教师工作室授牌仪式,评选出了覆盖中小学4个学科的10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佛冈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佛冈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郑华中透露,佛冈当前老化的师资队伍结构(佛冈第一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以及“名师”不多的现状逼迫佛冈成立首批教师工作室,当前还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近日,来自佛冈县城东中学的郑清秀老师正在备课。陈盼 摄

近日,来自佛冈县城东中学的郑清秀老师正在备课。陈盼 摄

挑起担子 克服中年倦怠

来自城东中学的郑清秀是该批教师工作室中唯一的初中语文学科主持人。今年是郑清秀从教的第24年,郑清秀坦言,人到中年很容易到倦怠期,如果此时只是安于现状,不过不失,日子也是挺惬意的,加上她是三岁孩子的二胎妈妈,郑清秀完全没必要挑起这个工作室主持人的担子。“我不习惯安于现状,我喜欢去挑战。”郑清秀说。而今的郑清秀,担任九年级两个教学班的语文工作,还兼任学校语文科组长工作,同时还兼任两个工作室主持人的工作,任务可说是挺繁重的。

郑清秀的语文教学独具一格,在城东中学,郑清秀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从不上一节无准备而又无把握的课”是她教学的准则。“每天,我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教材、备课,力求使我的语文课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郑清秀说。照本宣科的沉闷因此与她的课堂绝缘。在课上,郑清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认知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调控,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这是郑清秀的基本功。

郑清秀认为,设计好一堂课、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这也是她想要为工作室教师成员着重培养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也是年轻的时候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能力才因此得到提升。”正因为深谙此理,作为城东中学的语文科组长,郑清秀积极组织参与公开示范课、“送教下乡”等活动。去年7月到今年1月期间,郑清秀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工作室一共开展了9次全县性的语文教学研究探讨活动。通过每一次的研究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能力。

郑清秀与她的工作室成员在送教下乡活动中留影。

郑清秀与她的工作室成员在送教下乡活动中留影。

锐意进取 名师练自课堂

目前,郑清秀的工作室共有15人,其中有8名教师来自各镇中学。工作室成员均是各个学校教龄高于10年的骨干教师,多数为80后。郑清秀作为主持人,也是工作室中最年长的老师。

郑清秀认为,加入工作室的首要条件是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只有爱学生、爱教书,你才会把教书当做毕生的事业来做。”其次是要有一颗上进的心,只要想上进,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求上进,去读书、去学习、去研究。

但很多时候,只有老师一个人上进是不够的。中考考纲指定的12本课外名著阅读书目占语文中考的10分,为了帮助孩子们抓住这10分,郑清秀煞费苦心,“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就没养成阅读的习惯,上中学要去读那么多的厚读物(十二本名著),还要完成七八门学科的学习、作业,所以稍不积极的学生就会选择随便应付”。书读得少,作文、阅读理解方面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在名著整本书阅读这个问题上,我们语文老师是最头痛的。”为此,郑清秀想到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学生梳理作品的人物及主要内容、主题、艺术特色、阅读启示……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在郑清秀的课堂上,她通过“教读引领”引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再通过课外丛书阅读巩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组文阅读,训练学生阅读、批注、赏析、找关键句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在九年级的一模考试中,一位转学过来的学生告诉郑清秀,总分120分的试卷自己第一次突破了100分。

目前,郑清秀主持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室”要求在为期三年的周期内至少完成一个专项研究课题并撰写出一定数量的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或专著。作为主持人,郑清秀最看重的还是通过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她积极为工作室的同事争取外出学习和教学比赛的机会,郑清秀始终相信,好的教学能力是课堂上练出来的,“我的执教生涯中并没有什么‘顿悟’的经历,教学经验都是年轻时不断磨练积累出来的。”

【记者】程浩

【实习生】陈盼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刘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