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都是茂名人,但我们依旧“鸡同鸭讲”!

最爱大茂名
+ 订阅

茂名总面积达11458 平方千米。下辖地区包括茂南区跟电白区两个区,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每个辖区跟地级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粤西地区是一个多方言区域,主要方言包括:白话、海话、客家话、黎话。

不同的方言之间,都具有明显的方言差异与文化差异,代表一个地方的独特。在茂名这种方言丰富的地方,就是一个方言大杂烩,用电白区来讲,电白区辖20个镇,电城镇讲海话,观珠镇讲客家话,就算是同种方言,也因为不同镇,方言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茂名的方言有多少?

茂名的方言以白话、海话、客家话、黎话四大方言为主,其中白话是粤语的一个分支语言,分布最广。高州、化州、信宜、茂南都是主要以讲白话为主,可能在语调跟个别词汇上有稍微差别,但基本口音相差不大。

1959文创街,图源小红书

茂名白话跟广州白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语调和很多口语跟广州话又有很大的区别,茂名白话保留了很多茂名当地的特色,全市大面积的母话都是白话,会讲白话,就是一张通行卡,在茂名,去到边,威到边!

1959文创街,图源小红书

客家话也就是“涯话”,是粤西及广西南部等地的一类客家语方言,是茂名的第二大方言,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粤西以及桂南,使用人数超500万。

客家人入粤西自宋朝开始,来自中原的客家人流落到广东、江西、福建交界的山区里,与当地的居民通婚,所以茂名的客家话也融入了少数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的成分。

电白晏镜岭,图源小红书

黎话与海话主要分布在电白区境内,相比起茂南、高州、化州、信宜的主方言白话,黎话是电白区内的一大方言。

黎话属闽南语雷州片,是闽南语的一支,使用人口近100万。电白区总共20个镇,其中黎话占据了大部分镇街的方言,而海话主要分布在树仔、麻岗、电城等沿海一带。海话与黎话同属闽方言,但口语上也存在一定差别。

电白电城,图源小红书

移民成分的复杂,使电白方言呈纷繁多样状态。从茂名市电白区境内远在7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从秦汉时百越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到隋唐时期出现瑶族、俚族和壮族人活动,宋代开始,福建人开始迁入,分布在茂名各地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交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茂名地域性方言。

我知道你是茂名人

但能不能跟我说人话?

作为从小生活在电白区的小编来说,对于茂名人的方言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因为小编家里是电白区观珠镇人,所以小时候是跟家里人讲客家话也就是“涯话”,但在父辈那一代已经搬到电白区的中心镇—水东镇生活,所以为了方便生活,必须掌握多种方言。

水东镇街道,图源小红书

水东镇是电白区的经济中心与区域中心,其他镇的人会为了工作或者生活迁移到水东镇居住,所以在方言方面,就形成了“大杂烩”。水东镇大部分人还是讲黎话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讲白话与涯话,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家里面讲涯话的,从小去到学校必须学会黎话跟白话两种方言,才能与其他人打成一片,学校会分为“白话帮”与“黎话帮”,会以方言来区分“帮派”!会讲白话与黎话的人,从小就是纵横校园的风云人物!

水东镇街道,图源小红书

在茂南区,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电白区与茂南区相差不远,但在方言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日常交流起来,会产生很多趣事:

水东乘客:司机,吖部车哭滴跌?(司机,这部车去哪里?)

茂南司机:我矛低你讲咩(我不知道你说啥)

电城人打招呼:鲁驾梅额博啦?(你吃饭了没?)

茂南街坊:哈?咩?你港乜野?(哈?什么?你说啥?)

电白观珠人:食朝额莫?(吃早餐了没?)

电白水东人:食咪咪?鲁港咪咪?(食什么?你讲什么?)

所以你看,虽然距离相差不远,但在茂名,各个方言都不同,说“矛洗狂~我回去煲晚正”,一听就知道是茂南人,说“鲁港咪咪啊(你说什么)!”就知道是电白水东人,说“食岸莫?(吃晚饭不?)”就知道是电白观珠人,每种方言就是一张明信片,一出口,就摸清你底细了!

到处都是说普通话的年代

可不可以不要“扔了”方言。

随着茂名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茂名发展,大家平日里为了方便交流起来,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在学校,老师与学生上课也是用普通话教课,学生私底下也逐渐讲起普通话,回到家,爸爸妈妈也开始跟孩子讲起普通话,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茂名人,越来越少人讲方言了。

图源小红书

走在茂名的街头,坐在茂名的公交里,都会听到年轻一代的茂名人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心里都会莫名的悲哀,有人说,一个地方要是能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证明这个地方越发达,但是抛开一个城市发展而言,更应该保留城市的灵魂与文化。

茂名航拍,图源小红书

方言里,有我们曾经的世界与记忆。长大后,离开家乡去往大城市打拼或者在大城市安家落叶,可能对于家乡的景色已经越来越迷糊,但从小讲到大的方言却是刻在骨子里,一口方言,便能引起许多关于家乡的记忆。

方言是一座城市独有的语言,讲起方言便能想起家,我们这一代还是很幸运,因为我们都没忘记自己城市的语言,但对于下一代,我们更应该担起普及与传承方言的责任,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自己家乡的味道。

图源小红书

所以今天,你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