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6人在5米高罐顶焊接作业被炸飞坠亡:类似事故已发生多起,爆炸瞬间惨烈!

珠海应急管理
+ 订阅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官网通报,4月7日10时许,上海龙净环保公司在滁州市定远县华塑热电厂脱硫制浆罐顶进行焊接堵漏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6名作

业人员从罐顶(高约5米)坠落,1人当场死亡、5人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类似案例!国内某超大型石油集团下属工程建设公司的分包商,在采油厂注水站对500立方缓冲罐顶部进行更换围栏作业时,发生闪爆,导致在罐顶作业人员从罐顶坠落,当场造成2人死亡。

其他典型动火作业事故案例

2019年3月8日上午11时19分许,青岛红星物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组织对成品油3号罐浮盘检修时动火,拆除浮盘密封海绵时不慎起火,导致2人受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人生命特征正常。

2019年4月15日15时37分许,山东省济南市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冻干车间地下室,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因动火过程中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产生烟雾,致使现场作业的10名工作人员中8人当场窒息死亡,其余2名工作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死亡。另有12名救援人员受呛伤。

2018年7月14日15:22,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七建)突发闪爆,事故致1死1伤。中油七建辽阳石化分公司尼龙厂醇酮车间“83装置停产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叔丁醇储罐R211(罐容积25.15m3、内存有2.96吨叔丁醇)突然发生闪爆,导致叔丁醇泄漏并引发火灾。

2018年5月12日15时33分左右,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公司)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检维修作业承包商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埃金科公司)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

上海赛科石化进行储罐检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检修人员打孔后的浮箱内残存苯液流出,在罐内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拆除内浮顶储罐浮箱过程中,遇点火源发生爆炸燃烧,造成6名承包商员工死亡。

2018年2月10日8点50分左右,上海硅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租赁九江中伟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已停产五年)储罐区一废弃储罐,因检修违规动火作业发生一起闪爆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其中1人淹溺死亡;1人高处坠落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2月17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厂区,在汽柴油改质联合装置酸性水罐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7年3月20日河南省济源市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玉川冶炼厂在停产检修的阳极泥预处理车间亚硒酸塔槽顶部切割锈死阀门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2009年5月12日,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TEPPCOPartners McRae终端,3名承包商人员正在一个大型汽油储罐的内浮顶的顶部进行切割作业。根据CSB调查组分析,切割作业引燃了储罐内的可燃蒸汽,在储罐内部发生剧烈爆炸,爆炸将储罐内浮顶和第二层圆顶盖炸飞,3名承包商人员死亡。

2009年2月16日,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ConagraFoods公司,1名承包商焊工正在维修位于一个滤水罐底部处的裂缝。在其锥形底部的周围设有金属裙座。当焊工在储罐内部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储罐内部结构坍塌,焊工死亡。

二甲酯

1、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及作为胺类和醇类的甲基化剂。分析试剂。有机合成,甲基化试剂。溶剂。其蒸气毒性强,曾用作战争毒气。用作测定煤焦油类的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作甲基取代剂。

2、安全措施:密封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3、危险特性: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与氢氧化铵反应强烈。

此外还可以看到现场的作业环境非常恶劣,作业场地内电线纵横错乱,四周均是高危化学品罐体,现场看不到任何安全措施,更无专人监护。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野蛮施工造成的事故。

那么,怎么保证动火作业过程安全?

动火作业是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 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在企业和工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经常会涉及到各类各样的动火作业,如果防范措施做得不到位,就十分容易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

动火分级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

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动火种类

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

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严禁在生产不稳定以及设备、管道腐蚀等情况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严禁在输送含有毒气物质管道等可能存在中毒危险环境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2.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中,由管道内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后形成的火焰,如无特殊危险,不宜将其扑灭。

3. 严禁负压动火。

动火作业的原则

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相同工艺等级的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分析合格后,如超过半小时才用火,必须再次进行动火分析。

2.正常生产的装置和罐区内,均按一级或特级要求动火。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节假日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律禁止动火。对节假日(含厂休日)中必须的动火,按用火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处理。

3.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动火票。一张动火票只限一处动火。特级、一级动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4小时(确因工作量较大、用火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8小时),二级火票不超过3天,二级动火票时效不得跨越节假日。

4.装置进行大、中修,因动火工作量大,对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均应彻底送出装置,并加盲板与装置隔绝,置换合格后的动火“第一刀”要参照一级用火要求执行。装置已进入生产准备阶段,确需动火的要按一级或特级动火办理。

5.进设备内部动火,必须遵守“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测氧、测爆、测毒合格,分析单必须附在动火单后面。

6.“三个一”原则:特级、一级动火严格执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一个动火监护人”。

动火作业十必须!请牢记!

一、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动火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在特殊危险场所动火时,必须随时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等对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进行监测。

二、必须进行危害识别

动火前,动火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现场和动火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必须清理动火作业现场

动火前,必须清除现场及周围的易燃、可燃物品,分析检测动火点周围地下管道、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密闭空间的可燃气体浓度,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动火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四、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器具设备

动火前,动火单位对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作业器具设备必须完好,并按要求检测,符合安全要求。

五、必须定点作业

必须明确具体的动火位置点或动火区域,并设置警戒线,严禁变更或移动动火位置,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六、必须定时作业

必须明确具体的动火时间,严格按照动火安全作业证时限进行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七、必须设专人监火

监火人必须由动火安全作业证签发单位人员担任,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在动火期间,不得脱岗和兼做其他工作。

电焊气割十不干!请遵守!

1、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不焊割。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雨天、露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不焊割。

雨天容易造成脚下湿滑发生滑倒或坠落,同时雨天人体电阻较小,易触电。

3、装过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容器,未进行彻底清洗、未进行可燃浓度检测,不焊割。

容器内部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和有害气体,未经清洗处理就实施焊接作业可能导致中毒或者火灾事故。

4、在容器内工作无12伏低压照明和通风不良,不焊割。

当照明不足时容易发生误操作或其他安全隐患,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在通风不良情况下容易发生中毒事故。

5、设备内无断电,设备未卸压,不焊割。

设备未断电就进行焊接会发生触电事故,压力容器未泄压就进行焊接容易发生气体或液体喷出。

6、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干净,不焊割。

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干净容易被火星引燃。

7、焊体性质不清、火星飞向不明,不焊割。

焊接物体性质不明易发生不可预见性事故。

8、设备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

电焊机的焊把线、接地线、焊钳以及乙炔瓶上的回火阀、易熔塞等附件是确保焊割作业安全性的重要设施。

9、锅炉、容器等设备内无专人监护、无防护措施,不焊割。

有限空间或密闭空间内焊割时必须有专人警戒和监护以便在发生危险情况时及时处置。

10、禁火区内未采取安全措施、未办理动火手续,不焊割。

禁火区内火灾风险等级高在禁火区内实施焊割作业一般实行(三级)审批制。

附件: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来源:EHS之家

编辑:珠海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