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王立生:老百姓最爱点赞的“好医生”|党在身边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王主任,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深圳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1001病房内,入院一个多月的李美军紧紧握着王立生的手,连续称呼了3遍“神医”。

2月16日,李美军因重症急性胰腺炎从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转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当时呼吸困难、危在旦夕。

王立生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她的生命,还叮嘱所有医护人员要悉心照料。早上七点上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病区查房,一天下来至少要看望4次。

王立生自1996年入党,1998年博士毕业成为一名医生,2000年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至今,25年来始终坚守人文关怀,精进医技,成为一名受老百姓信赖的“深圳好医生”

王立生与深圳的相遇既有偶然,也是必然。

1998年从南方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王立生留在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成为分到该科室的第19个博士。

一边是身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这一高平台,一边是面临科室内19个博士的前途困境,王立生在理想与现实中,不知命运该向何处去。

小王,你可以到深圳去,那里医疗资源相对较弱,你去那里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深圳人民也需要你。”恰逢接诊了时任深圳市计划局的一位局长,在他的劝说下,王立生毅然选择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王立生发扬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这一待就是21年。

在医学领域,短短6年时间评上博士生导师实属不易,这都源于王立生爱钻研、肯下苦功夫的劲头。2012年,他又接任消化内科主任,成为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科室党支部书记。

“目前科室有1个博士生导师,两个博士后指导老师,还有5个硕士生导师,以及培养出来的广东省优秀研究生、南粤优秀研究生、广东省医学青年技术人才、深圳市三八红旗手等,人才结构梯队非常合理。”王立生不仅重视提携培养中青年骨干,还非常注重团队凝聚力。

“王医生除技术精湛外,责任强,对患者态度非常好,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好医生。”

王主任人特别亲和,能力相当强,是我在深圳遇到过最好的医生。

“治疗胃溃疡一绝,胃镜和套扎手术目前是深圳仅有的高手,技术一流,服务一流。”

王立生在手术间隙,向记者展示了“健康160”app上的用户评论,几乎是一连串的五星好评,还有许多用户对他的“打赏”,但他全都一一退回。

“健康160”是一款集预约挂号、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深圳的医生和患者几乎都下载了这款软件。

当碰到老年患者时,他往往会搬个凳子靠近床边坐着,俯下身子仔细询问病史和症状,并告诉他们“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不用担心”。

正是由于在诊治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王立生深受病友的信任和欢迎,被诸多民间机构评为岭南名医、深圳好医生、健康160专病(胃炎)名医榜首和胡润·平安好医生,20年来,他在医院的年终业务及医德医风考核均获得优秀。

能让老百姓真正信赖,是我做医生最值得的一个评价。”王立生坦言,他始终坚守党员的初心,牢记为民服务的信念,从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

“每次查房检查完腹部,我都会轻轻帮患者盖好被子,并拍拍他的肩膀,轻声告诉他不要焦虑,要相信很快就能治好,此外还要主动和家属做好沟通,叮嘱饮食注意事项,给他们定心。”他说。

被老百姓票选为“深圳好医生”的王立生,屡屡创下门诊患者数量新高。每周二和周四的两个上午,原本是王立生的普通门诊坐诊日,由于直接来医院排队的人太多,他几乎每次都主动要求加60-70个现场号。

“他们辛苦赶来医院,就是希望能够看上病,所以我也想尽可能地不让他们白跑一趟。”一天下来,王立生常常要看110多个号,一直坐诊到下午5点,才有空稍作休息。

以仁爱之心铸就“医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新时期党员医生的精神境界。

“利用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可以使更多患者避免开腹手术,缩短住院时间,也能帮他们节省大量医疗费用。”王立生每研究一项新技术,都是从如何改善患者体验出发

在消化内科大厅内,挂着大大小小十几块荣誉牌匾,王立生指着其中一块“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告诉记者,“我认为它是最有含金量的,实实在在地证明了科室的水平。”

据他介绍,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消化病学)排名第60,并获得复旦大学排行榜华南地区专科提名,此外还是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筛查联盟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胃肠镜医师培训基地。

【统筹】曲广宁

【记者】刘珊

【摄影】朱洪波



编辑 文海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