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辅导班去还是不去,选数学还是选物理,相信每一个学霸都曾经面临过这样纠结的问题,而且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往往都长久无法释怀。因为,在学霸的心中,所有的竞赛班都是为他而设,放弃任何的竞赛班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时候,很多竞赛班的上课时间和地点是冲突的,这往往迫使孩子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若不愿放弃其中之一,则需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来适应竞赛的要求。每当发生类似情况,孩子就会显得焦躁不安,甚至情绪低落,这时,家长就很有必要对处于选择困难境况的孩子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情景再现】
案例1:时间冲突
小添,男,14岁,八年级学生。品学兼优,担任班干部,职务是班长、数学课代表。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不管南海区举行的各学科竞赛、征文比赛还是学校举行的各项竞赛,他都积极参加,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同学称他为“战神”。因为时间冲突,最近老是为该去参加数学还是物理竞赛辅导而烦恼,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整个人突然憔悴了。父母的关心、询问在他眼里都变成是唠叨、烦心事,对待父母爱理不理。
案例2:自尊心强、任务重,难选择
小文,男,14岁,八年级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学习成绩拔尖,数学和物理成绩尤为突出,同时被选上参加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但是,在竞赛辅导开始后,常常因为应付学习任务、做竞赛训练题和上竞赛辅导课而感到无所适从。感觉自己很慌乱,尽管努力依然应付不来。他把这种情况跟同学说了,同学劝他放弃其中一科,现在他又在为该去数学还是物理竞赛而烦恼,又不敢向家长或老师说明。由于内心过度纠结、甚至有放弃的念头,因而学习成绩出现了急剧下滑的现象。
案例3:与正常学科学习的冲突
小欣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尤为突出。最近,老师叫她去参加数学和物理竞赛辅导,如果得奖了听说中考可以加分。小欣对物理和数学方面也极感兴趣,两方面都想有所提升,而又怕会担心课堂上的知识会跟不上;而且现在又临近中考了,时间冲突,回到家又总是唉声叹气的,为了这些事心烦,又因为迟迟做不了决定而整天郁闷,连正常学习中的学习兴趣也没了,这使小欣的父母也感到苦恼不堪。
【原因分析】
(一)共性分析
1、放不下学霸的骄傲
这些孩子都是老师眼中的优生,学生眼中的学霸。他们成绩优异,自尊心强,荣誉感强,对自己有着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对各科竞赛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在各类竞赛中有所斩获,获得不俗的战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生理上的发育开始趋向成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很需要拥有归属感和自我实现,获得同伴们的肯定和尊重,更不想轻易放弃任何一次证明自己强劲实力的机会。因此面对物理和数学竞赛训练时间出现冲突,需要二选一时,他们就会变得纠结、犹豫,同时患得患失,为自己平添不少烦恼。
2、自我定位不清
有的孩子不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并且时间规划能力有所欠缺。由于物理、数学成绩都比较优异,而且深得老师的赏识,两科都能光荣入选竞赛班;这除了让他们感觉到骄傲和荣耀,也让他们的内心过度膨胀,对自己的定位出现模糊,认为自己两个科目都可以胜任,因而不愿在两个科目中做出取舍,找出自己最适合参加的竞赛班。当物理和数学竞赛的时间冲突,甚至跟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发生冲突时,对于好强却不善于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的孩子来说,就是巨大的挑战。他们可能常常会出现深夜赶作业、作业质量下降,各科学习疲于奔命的现象,学习成绩也会每况愈下。
3、缺乏家长和老师的及时而有效的指导
当孩子面对究竟去数学班还是物理班,无法做出抉择时,此时父母却可能完全无法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也不太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因而对孩子无法及时进行引导,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过度纠结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同时,学校的物理、数学辅导老师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都只顾争取孩子参加自己负责科目的竞赛,却没有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孩子做出理性的选择。这些都阻碍孩子果断做出选择,造成孩子过度焦虑。
(二)个性分析
1、过度追求竞赛成绩,忽视自身的精力有限,疲于奔命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优秀,所以学校一有竞赛就鼓励孩子去参加,甚至会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去补习,以提升孩子的竞赛成绩。但家长可能并不清楚,每一项竞赛要获得优异的成绩,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轻松应付。案例一中的小添就是典型的竞赛型优生,他不但参加大量竞赛,而且都能取得好成绩,被同学们称之为“战神”。但“战神”的烦恼和纠结却少有人去关注,他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各种竞赛耗尽,而且还要面对平常的文化课学习。对于小添而言,被各科竞赛老师争抢已成为家常便饭,没有丝毫的快乐和荣耀可言,更多的却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选择的困惑。
2、学习效率低,缺乏统筹规划
很多优秀的孩子一旦参加两个以上竞赛,就可能出现忙乱不堪,成绩下降的现象。如案例二中的小文,在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和正常的文化课之间频繁切换,无法专注。由于学习效率低,加之不善统筹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最终不但被迫放弃其中一门,而且付出了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的代价。加之性格内向、好强,导致跟老师、家长的沟通不足,无法及时获得老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因而饱受选择困难的折腾,心情焦躁无法平静,错失了许多美好的学习时光。
3、无法正确理解文化课和学科辅导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到了初三,很多优秀的孩子都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中考备考上,认为文化课学习质量是决定中考成绩的唯一因素,因而对各类竞赛都不太感冒。特别是一旦竞赛班的课程增多,就开始担忧是否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但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为了获得中考加分,又不太想主动放弃竞赛班。特别是对自己比较强的科目要二选一时,往往变得更加纠结,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面对很多竞赛班的上课时间和地点是冲突的,甚至与正常学科学习冲突的时候,孩子往往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而孩子就会显得焦躁不安,甚至情绪低落。对此家长给如何给予孩子及时而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呢?请关注《【禹校开讲啦·家庭教育】初中:竞赛辅导班之选择与放弃(下篇)》
《家庭教育读本·初中》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