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献礼百年华诞,汕头市龙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汕头融媒集团联合举办“重温经典”革命碑文摘抄书法作品征集活动。活动已收到一批国协、省协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和创作心得,《汕头日报》正陆续刊登。
《汕头日报》本期刊登了国协书法家陈炎城作品——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碑文敬读敬抄。
陈炎城(号鲁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汕头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汕头市金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碑抄释文
在历史中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
陈炎城
平型关大捷纪念碑是中共灵丘县委员会、灵丘县人民政府于1998年9月为纪念平型关抗日战役而勒碑刻铭。
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这民族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八路军出师到达山西战场,就立即加入平型关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经过近一天激战,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及日军的绝密文件、地图等。
平型关大捷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广大八路军将士在外敌入侵面前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日的信心,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普遍赞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80多年前,八路军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取得的平型关大捷,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拙作以正书创作,表现出书写内容的庄重和肃敬。碑额以篆体大字,则更显主题。碑文内容以楷体并旁接小楷诠注,既能展示传统勒碑风格,又不失现代书法创作的形式设计。
来源|龙湖文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