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多个冷冻胚胎,装入20个半米多高的液氮罐中,在警车的开道下,搭乘“成功号”运输车,前往“新家”……4月9日下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整体由惠民院区搬迁至芙蓉新院区,“胚胎宝宝”将入住“新家”。
等待出发的“成功号”运输车。叶志强 摄
下午3时,3万多个冷冻胚胎搭乘专业车辆从惠民院区出发。车上有两名胚胎师充当“守护神”一路随行,并通过智能测温仪时刻监测液氮罐温度,全程车速不超过30公里/小时。3时33分,3万多个冷冻胚胎安全抵达“新家”——韶关市妇幼保健院芙蓉院区门诊楼五楼生殖医学中心。此次胚胎转运是生殖医学中心由惠民院区整体搬迁至芙蓉院区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据悉,这3万多个胚胎长期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分别属于1万多对不育夫妇,最早的冷冻时间是2010年。由于胚胎的特殊属性,转运过程既要防止人为的破坏,还要确保平稳,防止碰撞、过热以及液氮挥发等问题。
为了做好胚胎搬运工作,出发前,实验室的胚胎师对所有胚胎核对无误后,给每个胚胎储存罐加满液氮并编号上锁,贴上封条,最后给它们“穿上”厚厚的防撞膜。“胚胎宝宝”乘坐的是内部加装防滑措施,外部加装可自动平稳升降的专业运输车辆。
胚胎师对所有胚胎核对无误后,贴上封条。叶志强 摄
“我们还向韶关市公安局武江分局申请了协助,同时携带3罐液氮随行以备不时之需,并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行车路线。”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陈艳说。
据介绍,搬入芙蓉新院区后,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环境大为改善,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增至4000多平方米。实验室拥有单精子显微操作系统、单气培养箱、三气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激光辅助孵化仪、实验室智能监测系统等一批先进设备。新中心还背靠天然氧吧——芙蓉山公园。
到达“新家”的“胚胎宝宝”。叶志强 摄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自2010年成功在粤北地区率先运行“试管婴儿”技术,11年来已成长为粤北地区体量最大、开展项目最齐全、综合助孕实力最强的市级重点学科。该中心试管助孕周期近2万个,35岁以下标准人群妊娠率超过70%,达国内先进水平,外地区就诊患者占比达20%。
【全媒体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余秋锋 李黄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