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穿不起?球鞋遭热炒涨价31倍!我市线下商店情况如何?

韶关民声网
+ 订阅

近日,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

多款国产球鞋价格出现暴涨。

甚至一些国产运动鞋

由原本几百、一千的价格

被炒到了几千甚至上万元!

昨天上午,这几款“天价”鞋已经下架。

针对这些现象,

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国产运动鞋店,

探寻这些国产品牌线下销售如何。

记者:最近网上很多人卖“韦德之道”,好像挺贵的,我想看这里有没有卖。

店员:韶关这边没有,beng系类我们只有超轻18,五百九十九,那些你要去广州才有。

据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我市线下门店里

国产品牌的运动鞋系列售价属于正常范围,

大部分线下款式的运动鞋和线上价格相当,

销售量略微上涨。

店员:我们这里没有限量款,它有分电商款和我们这到货是不一样的 。网上跟实体店价格一样的,目前还有一些价格较高的款式还没到,价格有八百九十九,九百九十九,正开始陆陆续续送来。

记者电话联系了

一家熟悉的网络购鞋二级商家,

商家告诉记者,

网络上出现的天价鞋的原因

是因为有鞋贩子在背后“炒鞋”,

但也有可能是

某些国产品牌的一级商家和代理

有“饥饿营销”“恶意炒作”的嫌疑。

二级商家 张先生:电商款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价格低几百左右,货源方面其实看码数。价格高的款式,如果你想要一定也有,但是问题是话题度高的鞋子它对于鞋子本身溢价可能会比较严重。在销售量方面,该类鞋在其它二级市场交易平台里面交易量挺大的,但实际上,真实成交量在我看来不是特别多。

球鞋文化其实已经发展很多年,

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

球鞋不仅仅是穿着,

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

但是人为炒作球鞋价格却是不可取的,

而消费者如果只听说“炒鞋”

可以赚钱就盲目入场,

也很有可能面临很大风险。

跟风“炒鞋”有风险

炒鞋热的背后,折射出了近年来运动品牌通过联名制造热点的现象。

联名产品是本世纪最具活力的潮流引领方式和最成功的营销手段之一,不仅让品牌方赚得盆满钵满,也让美国的StockX、GOAT,中国的得物、Nice等球鞋转卖平台,近年来的估值都一路飞涨,正在或已经成为独角兽。

当联名球鞋的利益盘子足够大的时候,连球鞋仿制工厂也要入场分取一杯羹。近日扬州警方均就破获了一起相关的制假售假案件。

据报道,小张想通过“炒鞋”挣点钱。前一阵,他花8万多元买了24双热门款的鞋子,却发现被人坑了。从视频截图里看,这款鞋是阿迪达斯YEEZY Boost 350 V2 2019年版。

受害人小张说:“当时那款鞋刚出来,在网上炒得比较火,我就跟他买了一共24双。每双3200元钱,一共八万两千多元。他当时跟我说这些鞋都是代购的,也是正品,让我放心。”

据了解,这款热门鞋正品官方价格在1800元左右。目前,市场上已经炒到了3000多元一双,还一鞋难求。小张判在此基础上还有上涨空间。于是,便四处发消息、花重金找货源。不久,一个叫“叶凉心”的网友联系他,说有正品好货。抢到就是赚到,小张赶紧付款。但等货到之后,他才发现上当了。

小张说:“我们平时也是玩鞋的。这个鞋一看就比较假,我就跟他沟通协商。哪知道过段时间这个人就把我拉黑了,不睬我了。”

警方接到小张报案后,很快锁定“叶凉心”的真实身份。发现他姓余,在深圳做保安,在他的背后藏着一个售假网络。

扬州市邗江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说:“发现了余某的上级、上上级都是在莆田当地,专门从事销售假鞋的销售网络。”

经过缜密侦查,警方在莆田和深圳、东莞等地同时收网,将嫌疑人一一抓获。此次行动警方共抓获了9名犯罪嫌疑人,端掉了2个存放假鞋的仓库,扣押假鞋400多双。审讯中余某交代,他接到小张的订单后,就向莆田的工厂买了24双假鞋,打算以假乱真,赚昧心钱。据了解,余某拿货的实际单价是100元钱,但是销售给小张时翻了30几倍。

人民网评论:

消费爱国心炒鞋,邪气必须狠刹!

向上滑动查看

“原价一千五,炒到四万八,暴涨31倍!”据报道,这阵子,随便刷刷微博和朋友圈,就能看到国产球鞋的爆款涨价、缺货的消息。以至于不少消费者感叹:“感兴趣的国产鞋都买不起了!”让人读出了无奈和不满之情。

应该说,炒鞋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并非不可。但是,如果把这股来势汹汹的炒鞋风,视为单纯的市场现象,那就太“天真无邪”了。

有个背景不能不提。近日,由于一些跨国企业无理粗暴抵制新疆棉花,遭到广大爱国网友谴责,一些洋品牌球鞋因此受到市场冷遇。广大网友纷纷用脚投票,支持国货,下单李宁、安踏等知名国产品牌。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些炒鞋客“捕捉”到了商机,仿佛闻到了“血腥”,趁机转战国产球鞋市场,兴风作浪。

炒鞋客在商言商没有错,但是不能为了大发横财,就扔掉了伦理,突破了底线。这种无底线炒鞋,不仅导致国产球鞋价格飙升,特别是一些爆款鞋出现了一鞋难求的现象,消费者要么买不起,要么买不到;还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爱国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在消费广大消费者的爱国心。

如此炒鞋,只有炒鞋客是赢家,输家却有很多。一个是欲哭无泪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怀有爱国热忱的普通网友,本来一腔热情支持国货却被炒鞋客薅羊毛,乃至当“韭菜”割。另一个是经销商,正如报道所称,“鞋贩子奔向国产品牌,买断尺码、配色,市场价慢慢就是他们说了算了,和经销商没关系,和品牌商更没关系。”再一个是国产鞋行业,通过非正常手段把国产球鞋的价格升到畸形地步,脱离了国产球鞋的真实价位,最终伤害整个行业。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遏制这种疯狂的做法和歪风邪气,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出手,通过法治手段为这轮炒鞋热降温。生产厂家需要多想出一些管用的好办法,比如随机应变增加供应量等。此外,经销商、品牌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力,压缩炒鞋客“作妖”的空间。

多方携手、齐心协力,让炒鞋客无路(炒鞋歪路)可走!

记者:刘政 摄像:汪瑞祥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网、广东共青团

编辑:汤子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