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增数倍 青梅“多多益善”

汕头发布
+ 订阅

潮南区红场镇果农在政府和企业的帮扶下,踏上致富奔康路

“今年梅树开花时天气很冷,而且没有雨雾,非常适合青梅结果,所以今年是个丰收年。只是由于雨水太少,果子个头偏小,成熟时间也推迟了一点。”4月6日上午10时多,在潮南区红场镇苏林社区俊沟青梅种植基地的山坡上,年逾七旬、已种了40多年青梅的村民李大伯指着枝头上密密麻麻的青梅,喜形于色:“再过半个月,这里的青梅就可以采摘上市了,今年不愁卖个好价钱。”

红场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指挥机关的所在地和东江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心之一,这里生态环境优越、资源禀赋丰富,孕育出青梅、杨梅、茶叶、油茶、青橄榄等优质农产品。位于红场镇中部山地丘陵区的苏林是一个纯农社区,山地面积4813亩、耕地面积313亩,现有村民738户3174人。青梅是这里的主要特色产品,据说有逾八成的村民种植青梅,种植历史已近百年。

村民李坚辉家里有10棵梅树,在村里算是“中等规模”。由于土质和气候的因素,红场的青梅酸度很高、品质优良,但前些年销售渠道不畅,靠果贩前来收购数量少价格也低,每斤一般只能卖几毛钱,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导致不少果园荒废。去年,镇委、镇政府经多方努力,引进峡山街道一家刚投产的水果发酵饮料生产企业前来收购青梅,试收购了8万斤左右,每斤收购价2.5元,一下子增加了4倍。李坚辉看准这个机会,与4名村民合股成立了潮南区园绿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联结近百户果农向企业供应优质青梅。

俊沟青梅种植基地目前拥有450亩果林,今年其中230亩能收成,亩产量预计可达4000斤左右。由于解决了销售渠道及销售价格等关键问题,果农们的收入可望比以前有大幅增加。

“‘果贱伤农’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现在政府和热心企业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农民解决了水果销路的大问题。企业已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青梅有多少就收购多少,而且明确了每斤2.5元的保底价,这让果农吃下定心丸,现在是产量越高越好了!”李坚辉对记者表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从中受益很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和村里的果农现在尝到了甜头,对做大做强青梅种植业充满了信心,下来还打算借助青梅种植基地发展观光旅游,配合红场公园打造农旅产业链,带动村民共同走上致富奔康路。

来源:汕头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