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子
近日,一段“泰山酒店价高游客挤厕所过夜”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众多游客或拥挤地趴在餐桌上、或紧凑地窝在卫生间等避风处,“有酒店要价1200元一间”等字眼夺人眼球。泰山景区管委会称“未接到山顶宾馆‘坐地起价’、单方违约等方面的投诉”。
泰山景区回应酒店价高游客挤厕所过夜:系夜间登泰山群体普遍现象
网友的爆料有图有事实,缘何与官方通报大相径庭?
这就要对游客挤厕所的原因进行分析了。其一,供不应求是主因。从供应端来说,山顶区域共有400个房间、998个床位。而在清明假期,泰山景区的日客流量均在万人以上。其二,在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前提下,游客有权“用脚投票”。当旅游成本大于预期时,部分游客选择在卫生间等避风处临时休息,并无可指摘。
既然视频展现的内容并非真相,那为什么还会引发大面积的围观与热议?只因它唤起了公众对宰客这一乱象的痛苦回忆。趁清明假期,人们纷纷选择外出踏青,“补偿式旅游”更是助推了出行热。联想此前被曝光的一系列套路:部分商家坐地起价、哄抬物价、强买强卖等乱象迭出,伤及出行者的旅游体验。“挤厕所过夜”在观感上冲击着公众的敏感神经,舆论上的一边倒倾向在所难免。
纠正舆论偏差需要及时、权威的官方通报,“大胆质疑——有力回应”的互动模式可谓良好范式。针对“夜间登泰山群体露宿山顶”这一普遍现象,我们不能苛责每一位出行者都能预先了解甚至熟悉。为此,当出现质疑声音时,正确的姿态当是“各部门认真展开调查摸底,坚决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泰山景区的一纸说明,既解答了质疑者的问题,又维护了景区管理的良好形象,值得被肯定与赞许。
作为“好客山东”的一张名片,泰山风景区也需反思如何更好提升游客满意度。当众多游客扎堆餐桌旁边、挤在厕所过道时,“快乐出行”的本心很难说得到了坚守。更重要的是,以上聚集行为也会对景区的卫生管理、疫情防控等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在有效保护景区生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服务游客需求,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
反思“登山游客挤厕所过夜”视频暴露的问题,我们不妨对质疑者多些宽容,让被质疑者多些调查与解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