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里与杭州,两者相互成就的故事江湖广为流传。
但,提起阿里与广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两者已经低调结缘20年了。
就在4月6日,广州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项目正式入驻琶洲。入驻仪式低调而热烈,正如阿里在广州的20年一样,不显山露水,却有着静水流深的意味在。
这20年,阿里在广州做了什么?未来还要做什么?这次,一起了解下阿里与广州的20年。
随着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正式入驻,接下来将有约6000名员工陆续搬至这里,约6000名员工是一个不小的一个数字,而在2001年初初来广州时,阿里巴巴在广州五羊新城设置办事处,当时只有3名员工。
广州是“千年商都”,阿里以电商领军企业闻名,而两者结缘的“重头戏”也恰好是“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早在2002年,阿里开始派员工参加广交会。和其他的商家参展不一样,在广交会,阿里会将平台上商家的资料、联系方式刻成光盘,印成小册子,一并给到来参会的海外商家,让他们在回国后能通过阿里平台快速联系到商家。当时被传统商贸视为洪水猛兽的举措,如今看来正是开启网上贸易乃至打通线上线下的创新尝试。
2003年,就有50个客户委托阿里参加广交会,其中有11个在会后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拿下了订单,市场反响良好。而这一年正好遇上非典疫情,改变了传统的商贸形式,历史风向发生了改变,同年5月10日阿里上线了淘宝网,也造就了“纪念在最艰苦的时候坚持创业的人”的阿里日。
此后,爱“剁手”的广东人逐渐成为淘宝、天猫的“头号粉丝”。2020天猫官方实时销售榜单显示,广东省销售额居全国第一,广州市位居广东省城市销售额第一,而这一数据已经维持了多年。在广州,更诞生出全国唯一的“百亿淘宝村”大源村,目前广东在淘宝天猫上的商家数排在全国第一,在淘宝上诞生了12条数字化百亿产业带。
阿里让广东人、广州人爱上网购,广东人、广州人也在改变着阿里。
在阿里的支付宝客服部门现在有一间会议室,就叫“听阿莲的”,正是为了纪念2009年广州女孩王丽莲对支付宝业务的投诉引发的支付宝服务的提升。当时的支付宝付款并未完善,7次跳转之后也只有60%的支付成功率。一直享受优质广州服务的阿莲的吐槽最终引发了支付宝的重视,被“骂醒”的支付宝痛定思痛改革后,造就了如今顺畅的用户体验。
历史总是充满“偶遇”。如今的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正是在琶洲,而从2008年开始广交会也整体迁移至琶洲的广交会展馆举行,如今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正与广交会正是成为“邻居”。
去年,广交会首次上“云”,而广州也位列淘宝直播联合淘榜单发布的“2020十大直播之城”,并被评为“商家直播之城”。两位“邻居”此次琶洲再聚首,“千年商都”与阿里将再玩出什么新花样让人拭目以待。
除了与广交会为邻,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其实还有更多了不起的“邻居”。除了阿里,目前琶洲已集聚腾讯、小米、科大讯飞等21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总投资规模达745亿元。
特别是去年广州重磅推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试验区成为广州竞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其中就包括琶洲核心片区。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所在的琶洲西区正是琶洲核心片区的核心区域所在。
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已经不只是聚焦于电商,更将主要承载阿里在华南地区的移动事业群、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上下游归集等业务领域。
其实,阿里初来广州时,接触的并不是商户,而是遍布珠三角的工厂。“很多工厂没有电脑,也不懂互联网,我们就10次、20次地上门,从如何上网开始教起。”阿里在广州的“第1号员工”郭慧雯表示,最初来广东的阿里“小二”们就是用“脚”丈量了珠三角的工厂。
郭慧雯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很多工厂都位置偏远,阿里“小二”们一般都需要换乘多种工具,“最后一公里”还需要乘坐摩托车、自行车或者步行才能抵达。“有的阿里小二会在包里先放一条毛巾,在全年炎热的天气里,见商家之前,先用来擦一下汗,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
在广州,借助阿里踏上电子商务第一步的主力军不在商贸业企业,而是制造业企业。与阿里合作的第一批中国供应商中,就有来自广州27个行业的数百名商家,涵盖了摩托车、家电、箱包、眼镜、汽配、手机配件以及日化用品等多个类目。
郭慧雯回忆,当时一广州牙签厂厂长,跑到广交会上阿里巴巴的展位上,坚决地要做海外市场。
如今,那些和阿里一起成长的广州商家们,不少成了行业“隐形冠军”,还有的登陆了新三板。如2009年开始一个人创业的许伟声,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公司产品快速跻身销量前十,他创立的广东省恩齐尼迩特种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当下,数字经济成为风口。在阿里眼中,广州正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最佳试验田,2017年阿里云全国工业互联网总部落户广州,2018年阿里云在广州建设“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2019年阿里云携手广东省工信厅共同打造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计划。
来自阿里云“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显示,上“云”后,日化产业代表企业实现零批次报废、零质量损失;电器产业效率在自动化改造基础上再提升15%,车间总能耗降低10%;玩具产业代表企业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同步及全局监管,升级后1人可照看10台机器……
从帮助制造业企业首次上网,到帮助制造业企业上“云”,阿里再次参与到广州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中。
如今打开支付宝,从支付水电费到打车订酒店,乃至“种”蚂蚁森林、在蚂蚁庄园“养鸡”,各种服务已经一应俱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少生活服务范式的缘起,最早就来自于有“烟火气”的广式生活。
现在,用手机挂号、刷医保买药看病,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多年前,却需要人工挂号、排队、缴费,耗时费力。多年前,支付宝就联合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首吃“螃蟹”,2014年上线首家未来医院,市民可以在支付宝上挂号、缴费、查报告,省去排队的时间;2016年又推出“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医保电子支付。
类似的例子还有公积金在线领取。2016年广州成为支付宝内首个可以在线提取公积金的城市,市民可以省去柜台提交申请的过程,而是在支付宝选择公积金业务办理,输入对应金额便可以提交申请。
如今,支付宝已承载了超过300多个城市1000多种城市服务,包括少儿医保、车主服务、智慧医院、招考查询、生活缴费等多个方面,已累计服务6亿用户。各地城市服务电子化的范本中,广州正是不少创新生活服务最初的“蓝本”。
广式生活让阿里得到灵感,阿里的生活服务也像糖溶于水一样,不经意间溶于日常生产、生活中。
特别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盒马为广州、深圳超1000万消费者提供物资保障服务;支付宝为近100万中小微企业和工商户提供特别辅助贷款。在恢复经济期,阿里为广州、深圳、珠海、湛江免费搭建企业复工平台,帮助10万余家广东企业进行员工健康和复工安全管理;钉钉为广东省近5万所学校提供“在线课堂”……
从生产到生活,从电商、工业云等到日常的方方面面,阿里扎根广州20年,已经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的正式入驻,将开启两者合作的新起点,未来,阿里将在电商、金融科技、物流、新零售等领域继续扎根广东,深度服务中小商家。
链接:
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项目与琶洲“档案”
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项目于2015年6月在琶洲拍地,2016年6月动工建设,2020年9月竣工,4月6日正式入驻。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后,主要承载阿里巴巴在华南地区的移动事业群、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上下游归集等业务领域,发挥龙头示范效应,助力琶洲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随着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项目正式完成、人员陆续进驻、设施开始投入使用,琶洲西区已投入使用的项目达到7个,已拍地未建成的产业项目还有30个,其中复星项目南地块竣工,国美信息、国美控股、小米、粤科金融、TCL、华邦控股、欧派、星河湾、合鸿达、广铝华新、科大讯飞、粤传媒、环球市场等13个项目已封顶,腾讯、欢聚集团、广发基金、广商中心、中远海运、广东电网等6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南方传媒、三一重工、树根互联、珠江啤酒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基坑施工,三七互娱、海大集团、丸美、名创优品、方所、索菲亚等6个项目均为2020年以后拍地项目,正在进行设计等前期准备。琶洲项目建设、土地出让的节奏都在加快。
与此同时,琶洲拍地企业持续加快产业导入,2015年以后在琶洲西区拍地的26家企业总投资852亿元,已注册130多个项目及业务运营公司,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3亿,同比增长36.4%,实现税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1.5%。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琶洲地区市场主体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截至2020年底,试验区内集聚企业超28000家,净增4000家以上,营收达2690亿元,同比增长6.2%。2020年,带动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43.7%,4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展现出数字经济的蓬勃生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傅鹏
【摄影】符超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