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李拉
通讯员丨林伟吟
“高质量”,是贯穿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主题词。“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近日,《南方》杂志记者就此专访广东部分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就公立医院“十四五”规划布局、如何在党建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展开对话。今天推出系列之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王景峰:多院区错位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研究型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王景峰
党建筑牢战疫防线
《南方》杂志:《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实施三年来,贵院在强化公立医院基层党建上取得哪些成效?党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怎样的核心作用?
王景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医院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17-202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党委,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是班子有作为。领导班子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团结职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提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二是支部有方法。党支部全面覆盖各专科,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施“双培养”工程,54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火线入党,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三是党建有品牌。党建与医教研、文化有机融合,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立项数保持在全国医院前20名,还通过举办185周年院庆图片展、院士论坛、红色诗文朗诵等多种形式传承医院红色基因。四是单位有典型。我院院长宋尔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一院双代表”彰显我院鲜明的政治底色,集中体现了党管人才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成效。
抗疫期间,在前线临时党组织的引领下,医疗队全队“一盘棋”,对工作和物资使用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安排,同时,还通过制作小林漫画文化长廊、党群小组开展户外健体活动等方式开展党建活动,创新党建团建活动方式,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改造创立了“逸仙ICU病房”
打造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南方》杂志:“十四五”规划布局中,贵院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和方向?
王景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创新工作思路,集聚优势资源,“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全面推进院区建设。继续推动海珠湾院区、花都院区、深汕院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多院区错位发展格局;二是以临床为导向,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医疗水平提升,打造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三是继续实施人才强院策略,以院士领衔,培育学科领军人才,人才体量水平全面提升。
医院将以“综合实力强大的现代化智慧型医院”为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国内排名前20、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医院,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医院,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南方》杂志:“十四五”期间,贵院将如何落实党建的基层作用,促进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
王景峰:“十四五”期间医院党委要继续发挥好领导作用,促进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党建与医教研有机融合,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贯彻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医院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促进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不断擦亮思政工作品牌。作为中国西医起源地、西医教育肇始地、孙中山学医及从事革命运动策源地,我院创造了我国西医史上多个第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中国近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我院将进一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传承医院红色基因,光大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5G+AI远程医疗帮扶模式
《南方》杂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公立医院如何接续医疗帮扶责任?
王景峰:我院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陕西富平等地14家医院,与省内69家基层医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助力群众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海拔4800米的西藏仲巴创下世界海拔最高剖腹产记录,帮助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了二乙医院评审,结束了当地没有医院的历史,并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援藏工作会议上分享援藏经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助医疗队在藏区开展巡诊义诊活动
近年来,我院致力推进5G+AI远程医疗帮扶模式,把智慧医疗技术带到祖国疆域,让帮扶地区的人民享受更好、更便利的医疗服务。目前,很多先进的智能医疗的用场景在我院已经成为现实,包括远程疑难病例会诊、远程心电监控、5G急救、乳腺机械臂诊断等技术,显示了信息技术在医疗信息共享、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等方面的强大实力,未来远程医疗帮扶将在更多基层地区得以实现。
《南方》杂志:在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进程中,广东的公立医院应该如何参与并融入大湾区的医疗发展中,推动内地和香港在医疗上的协同发展?
王景峰:粤港湾大湾区的建设,医疗服务业的发展是其重要的一环。大湾区三地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医疗也各具特点。广东公立医院由于长期以来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普遍缺乏品牌竞争的意识,缺乏战略规划和现代医院管理方法。随着医改纵深推进,公立医院必须树立现代医院管理意识和品牌意识,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就医环境、医院文化等是医院品牌建设的重点领域。所以我认为广东的公立医院更应该通过制订科学的品牌规划和进行品牌现代化管理,进行良好的医院品牌推广,可以促进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扩大大湾区医院的国际、国内影响力,进而助力大湾区发展。
《南方》杂志:“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如何落实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王景峰:在我国,公立医院是医疗资源的主体,是重大突发应急医疗救援的主体力量,公立医院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着重大突发应急医疗救援的组织力和动员力。公立医院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主管的“国家队”公立医院,要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高度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在引领抗击疫情中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保障核心作用和激励核心作用。
本文责编丨李焱鑫 刘树强
统筹丨刘树强 赵媚夏
编辑丨林琳 夏梦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