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清明螺,肥似鹅”,这道广东美食不容错过

每日一膳
+ 订阅

清明节特辑(4)

【清明美食】

从4月1日开始,我们连续数天推出了清明美食特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紫苏炒田螺。

两广地区的传统印象中,紫苏炒螺都是中秋的应节菜式。其实,清明节吃田螺也起源已久,江南地区就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因为螺蛳在泥土里冬眠,春天里爬出来。清明前螺蛳泥腥气小,睡了一个冬天,肉质最肥美;而且清明前的田螺也没产子,硬壳里没有小螺蛳,口感也相对更好。过去家中穷困、买不起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田螺来进补,肥美的田螺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才有 “清明螺,肥似鹅”的这一说法。

今日推荐——紫苏炒田螺

image.png

材料:

田螺500克,鲜紫苏叶80克,青、红椒50克,生姜末、葱头、葱花、大蒜末、沙茶酱、豆豉、芝麻油、花生油适量。

做法:

(1)鲜紫苏叶切碎;青、红椒切圈;田螺剪去尾部,洗净。

(2)锅内放适量花生油,放入生姜末、葱头、大蒜末、沙茶酱、豆豉等爆出香味,再放入田螺和紫苏叶,不停翻炒,炒至熟透。

(3)加入适量芝麻油再翻炒一下,撒上葱花,装盘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紫苏炒田螺是广东省传统名菜。紫苏不仅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更能带出田螺的鲜味,入口时能品尝到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口感。田螺甘寒,能清热,利水,明目,搭配性味辛温的紫苏以及适量辣椒,能发表散寒、芳香化湿,十分适合近期潮湿的天气食用。

小贴士:

田螺最好用加入适量食盐的清水浸泡1天(需要更换2-3次),使其吐出泥沙,口感更好。

本期值班医师:

张晓轩,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师从杨志敏教授、柳长华教授、吕英教授、吴万垠教授。擅长:儿童体质、孕前孕后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调理;各种症状的亚健康状态如失眠、痤疮、便秘、易疲劳、易上火、易感冒等调治。临床以人为本,用药以顾护患者元气为要,善于以圆运动理论为辨证法则,以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调理。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记者】严慧芳


编辑 欧旭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