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就在家门口,南山居民很省心!

创新南山
+ 订阅

自深圳全面推进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以来,18—59周岁的市民积极前往各大社康中心及临时接种点接种疫苗。

记者从南山区卫健局获悉,截至4月1日20时,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8.9万人、38.3万剂,其中9.9万人完成第二剂接种。

8个街道均设大型临时接种点

随着市民接种热情高涨,南山区主动送苗接种,实施“阵线前移、集体预约、应接尽接”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采取“常规接种+集中接种+机动接种”的服务方式,单日接种能力稳步突破3.8万人次。

目前,南山区新冠疫苗接种点已增至56个,包括46个常规接种点,8个大型临时集中接种点,2个当日机动临时接种点。其中,粤海街道根据辖区企业云集、企业员工众多的实际情况,在短短两天便建成超大型集中临时接种点深圳湾体育中心,常规设置16个接种单元,并可根据需求迅速扩展到30个接种单元提供接种服务。

据了解,为了扩充接种能力,保障市民有序接种,南山区构建以集中接种点为主,常规计划免疫接种点为辅的接种服务体系,46家预防接种门诊延长接种时间,基本满足市民接种需求。

具体而言,南山区在每个街道至少设置1个固定的集中接种点,共有8个,根据企业、高校、工业园区的需求,南山区累计设置了10个机动临时接种点,目前南山智园正在投入使用。

南山区派驻33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临时接种点,每个接种点配置医疗急救人员。组织5000余名医护人员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培训,后续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科学调配。

为片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南山区企业云集、企业员工众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各街道纷纷推出“上门服务”,实时跟踪疫苗库存量,及时调整接种人员转运策略,定点上门往返接送企业、工地、小区居民等团体接种人员到接种点接种疫苗。

在粤海街道,记者看到5台大巴车穿梭在企业、工地、小区等地,上门往返接送团体人员到接种点打疫苗。

粤海街道将腾讯大厦作为机动接种点,在收集完企业疫苗接种需求信息后,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并筹备科兴科学园集中临时接种点,有序组织企业、工地等团队到临时接种点集体接种疫苗。

桃源街道结合辖区内各行业人群动员情况,提供大巴车接送服务,为群众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便利。

西丽街道则通过联系区疾控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直接到TCL国际E城临时接种点,为园区企业员工、家属提供接种疫苗服务。

据介绍,南山区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了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数据分析功能,将接种人员信息精确匹配至街道、社区,动态摸清未接种存量,助力街道、网格及行业主管部门交叉动员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园区人员接种新冠疫苗。

“打了疫苗后,出门心里就有底了”

近几日,天气十分炎热,记者在南山区文体中心的临时接种点看到,前来等候接种的市民已经排起长队。

现场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临时接种点开放以来,前来接种的市民非常多,每天都需要排队入场。

不少市民向记者表示,打疫苗和平时打针没有区别,疼痛感几乎没有。同时,记者也留意到,从注射前的信息确认,到注射完毕离开,平均只需花一分多钟即可完成接种,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无不适后就可离开。

“最近有没有发热?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是否对药物、食物、疫苗等过敏?”在接种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每一位接种人的健康状况。

进行完健康状况评估后,只有符合条件的市民才可进行疫苗接种。接种点内,57岁的吴先生得知自己刚进行完眼部手术,不符合疫苗接种条件后,略显失望地离开。

“接种疫苗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打了疫苗后,出门心里就有底了。”南山区的郑小姐告诉记者,来接种之前,仔细查询了各种疫苗知识,完全放下心后,便主动选择前来接种。

来源 | 南方+

编辑 |  王瑶

责编 | 陈斯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