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援疆日记⑰|我是“幸福的病人”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南疆的冬天来得格外早格外冷,但再冷的天气也盖不住广东援疆人内心那团炽热的火。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特殊时期进疆,肩负着新时代援疆工作的使命和任务,满怀激情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别样的风土人情中迅速熟悉情况、适应环境、打开工作局面。他们在工作中有哪些所思所感?在生活中有什么趣闻趣事?广东、三师万里一线牵,南方+东莞频道特辟专栏,分享广东援疆人的经历和感悟——《援疆日记》,来了!

2020年4月初,我们从万里之外的广东来到新疆,开始支教工作。初到新疆,气候、时差、饮食等跟广东差异太大,很是调整了一段时间。

6月初,第三师教育局组织举办第十八届“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构建体验性教学模式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堂教学大赛”。我负责王小方老师的备赛竞赛指导。同时还受邀为全市美术决赛选手做专题讲座。时间紧、任务重、赛程密,整整半个月,吃饭不规律、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决赛前一夜,我仅在美术室的书画桌上休息了3小时。

连续作战之下,我终于扛不住了,决赛后的第二天就病倒了。徒弟黄慧第一时间送我到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她丈夫特地赶来为我排队、挂号、垫支医药费,又搀扶着我做了多项体检,直至我住院躺下后才离开。

住院期间,广东援疆干部、三师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徐文龙,艺术教研员李敏都打电话、发信息慰问我。五十三团中学的汪玉玲书记、刘芳校长率中层干部、支教团战友来医院探望我。徒弟们也轮番到医院照顾我;战友为我煲汤熬粥;艺术科组的老师贴心地送来了小电锅、保温杯等生活用品。

出院以后,徐文龙出差回来,第一时间到宿舍看望我,叮嘱我少熬夜、多休息。战友们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煲汤熬粥,在我上班后还经常为我做营养全面的便当午餐;送上调理肠胃的口服液;送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能力的西洋参;给我食疗建议,为我买药;常发信息提醒我准时休息;拉我一起搭伙,让我能定时吃饭。如同亲人般的关怀,让远离故乡的我感受到了“风尘万里大漠行,漂萍相逢手足情”的温暖。

人在受病痛困苦折磨的时候,会备感脆弱和无助。作为一名普通的援疆支教老师,因为一场病,得到了领导、受援单位同事和援疆战友胜似亲人的关爱与照顾,点点滴滴的爱滋润着我。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过:“幸福是需要提醒的”。这场病痛提醒我要保重身体、提醒我体会援疆路上的波澜风雨、提醒我珍惜随之而来的真诚友谊。我觉得,我是“幸福的病人”!

【作者】徐日扬(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教师、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教师)

点击查看专题:

广东援疆日记>>>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