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红色东莞⑤|探寻莞城革命遗址,感受“城市原点”人文气息

南方+ 记者

线路5:

人民公园红色革命遗址群——迎恩门城楼——容庚故居——可园博物馆——岭南画院——鳒鱼洲及工农8号文创园

在“走读红色东莞”的线路中,莞城是非常重要的一站。这里不仅是东莞的“城市原点”、文脉之所在,作为这座城市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莞城的革命遗址、红色文化的底蕴也非常深厚。

第五条东莞的红色线路,将带大家走进东莞人民公园、古城楼、文人故居以及岭南名园,感受老莞城的红色文化和人文气息;同时,大家还可以在参观文创园中见证东莞工业遗存“华丽蝶变”。

人民公园里的红色革命遗址群

莞城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东莞人民公园的红色革命遗址群。

始建于1913年的东莞人民公园,是莞邑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园内保存着多处红色革命遗址,有东莞革命烈士纪念碑、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东莞抗日亭碑、东莞青年抗日同志会遗址等等,是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和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坐落在东莞人民公园盂山顶的东莞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园内最为宏伟的纪念建筑。

为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东莞籍烈士,东莞县人民政府于1959年建此纪念碑。碑高16米,以麻石砌成方柱形,上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字。基座上镌刻着碑文,叙述了东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碑园面积364平方米。纪念碑前有一个以麻石块铺成的长方形广场,面积475平方米。广场两边有四组反映东莞革命斗争历史的群雕,还各植两行青松翠柏,整座碑园绿树葱茏,环境幽静。

盂山山顶一侧的亭子里,是东莞抗日亭碑,这是1988年为纪念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50周年而建。市民游客在亭子内休憩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碑文的介绍,了解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榴花等地抗击日军的事迹。

从盂山顶下来,往西门方向走,“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的纪念碑就在路旁。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消息传到东莞,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争取国民党县政府的同意,以县社训总队名义组建一支抗日武装部队。这支抗日武装称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遗址位于人民公园内,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几间土坯房已化入泥土之中。2016年10月,在遗址处设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丰碑,向世人展示壮丁队英勇抗战事迹。

1939年初,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清溪苦草洞整训,与黄木芬领导的东宝惠边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及各地集中起来的武装,编成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何与成任政训员,与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一起,担负起在东江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使命。

后来,这两支游击队发展成为威震南粤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还有一栋黄色外墙的建筑,这是东莞县博物馆旧址,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于此地成立。1937年12月,中共东莞中心支部通过广泛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国民党东莞当局的支持,发动群众建立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和东莞县妇女抗敌同志会等抗日群众组织。

这些抗日团体的骨干成员,后来大部分加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走上战场保家卫国。

莞城的红色革命遗址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旧城走读中一一细品。

跨越六百多年的历史见证

迎恩门城楼是东莞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莞城街道的中心,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当时东莞城东南西北四个城楼城门中西部的一个,故俗称西城楼至今。

这里曾有城墙连接道家山、南城、钵孟山、东门、北门,全长1299丈,环护东莞城,坚固高大,雄伟壮观。

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日本海盗常来这里抢掠,当时的东莞四周无遮无挡,于是东莞有一个叫常戆的将领就带领军民在东莞城的四周建起了城墙和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整个城墙连起来有1299丈,把整个东莞城都包围了起来,到时把城门一关,海盗就无法入城。

迎恩门原建有瓮城,俗称“仔城”,以增强城池防御能力。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广州城到东莞城宣旨的朝廷官员都由西边水路来,所以西门名“迎恩”。

近代,东莞迎恩门城楼遭遇过不少变故。

1938年日军入侵东莞,同年11月20日夜晚10时莞城沦陷,东段城墙在战斗中塌陷,日军由东门进入莞城。至1949年前,莞城的城墙东段与南段基本已废,东门与南门上的城楼已无存。现存的西城楼,可谓是抗日战争的见证者。

1952年,因东莞县城需要扩建马路,城墙上的红砂岩被拆下用作铺设路基,城墙夯土层逐渐被挖取用作民房建造。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西城楼大修,有关部门拆除城内东莞资福寺(原址于今莞城中心小学)的大雄宝殿,将绿色琉璃瓦用到西城楼屋顶上。

1975年,为舒缓交通压力,原本唯一的门洞两边被各加一个门洞,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三个门洞的样子。

感受老莞城的文人书香气

在老城区,容庚故居和可园博物馆,是两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所在。

穿过两排骑楼,从振华路走到尽头,便是颇具烟火气的旨亭街。闻着排骨饭的香味,继续往里面走,这一座岭南风格传统式样普通民居便在眼前,此处便是容庚故居。

这座建筑占地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布置,每进都是一个独立的三间两廊式单元,两廊之间是一个小天井,天井后面正厅居中,两房居侧,由于天井稍低,厅和房间不至于太潮湿。“四水归堂”正是清末东莞民居的典型特征。

就在这座不大的院子里,走出了古文字学家、金文专家、考古学家和书法篆刻家容庚,书画篆刻家容肇新,民俗学家容肇祖,金石目录学家容媛等几个大学者。

据介绍,当年容庚的父亲在清光绪年间从他人手中购置了这处房产,容庚和他的弟妹们都是在这座房屋里出生。直到13岁,容庚一直生活在这间普通的东莞民宅之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与容庚故居相距不远的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约2200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

可园创建者张敬修,东莞城区博厦人,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他广邀文人雅集,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曾客居可园十年,创造了没骨撞水撞粉花鸟画法,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可园孕育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名家,对莞邑文化乃至岭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东莞宝贵的文化资源。

可园以精巧的园林建筑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岭南园林中独树一帜,2001年国务院将东莞可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博物馆是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园林建筑、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

除了线路上述的点之外,想要进一步了解东莞,不妨走进鳒鱼洲和工农8号两个文创园,它们都曾是东莞工业文明的遗存,如今均已改造转型,重新出发。

【记者】龚名扬

【摄影】黄伟兴 龚名扬(部分图片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