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造车?工业富联:切入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与车联网

南方+ 记者

根据最新发布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富联)业绩报告,2020年实现营收4317.9亿元,同比增长5.65%;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下降6.32%。在近日的财报交流会上,工业富联高层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表示,将坚持“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战略,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灯塔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已对外输出

工业富联再次重申公司的战略方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战略。

数据显示,2020年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整体增长7.6%达1753.06亿元,尤其中国云服务商客户年度同比大幅增长157.6%。

工业互联网服务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30.85%。报告显示,工业富联已与超过400家伙伴建立深度合。

“智能化趋势下,将全都是智能终端,工厂里的云网端设备都是智能终端,甚至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是更大的智能终端,我们用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的技术做云网端的产品,构建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做科技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这是工业富联过去坚持的战略,也是未来5-10年持续的战略。”董事长李军旗说。

就在近日,富士康成都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工业富联CEO郑弘孟介绍,工业富联聚焦在提供灯塔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上,这一套方案不仅服务于内部,也对外输出,已服务敏实集团、海鸥住工、中信戴卡等企业,打造落地案例。

在场景化的智能制造上,工业富联还与华润水泥、新华医疗、广汽新能源、中车等企业合作,全力推动场景化智能制造;还有与深圳、衡阳、佛山、晋城等地方政府合作打造智造谷项目,推动当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产业集群。

从三个方向向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

工业富联在年报中正式“官宣”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切入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与车联网领域。

总体来看,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业富联有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首先是通过在高端精密机构件以及电机的集成技术发展以及制造能力。

郑弘孟说,新能源汽车进入ICT时代,新能源车与过去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有很多相通之处,工业富联既然能够在高端精密金属机构件做出亮丽的成绩,也能够把这些技术转移到新能源车。

“我们在车用工具解决方面,从冶金、材料到工具的制造,进入了航空领域,这些技术解决方案都可以提供给新能源车的零部件加工。”郑弘孟说,工业富联还可以考虑把新能源车的供应链集成起来,推动灯塔工厂的解决方案,加速新能源车的发展。

他表示,对工业富联来说,既然能做高端的精密机构件、精密工具给智慧工厂和智能手机,也具有将服务能力转化到新能源汽车上来,包括汽车自动化生产、车用零组件工具、精密件的开发,以及轻金属、复合金属及其他机构等独特技术复制到汽车领域,让工业富联在精密机构件、电机方面的系统集成在相关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是通过灯塔工厂的模式,建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智慧制造和服务,特别是配合富士康集团发展电动车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富士康已经有超过1300多家生态伙伴,如果用灯塔工厂的模式协助其在零部件的智能制造,把它变成一种服务,变成智能制造的基石。

再次是通过5G+物联网+车载系统切入车联网的应用,增加在通讯、传感、车间通讯、车路通讯以及基础建设相关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参与。

郑弘孟表示,在市场拓展上,也能够借助于集团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配合上千家国内外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的渠道,计划持续扩张车载影音的媒体及车联网系统的市场规模及影响力。

【记者】郜小平





编辑 刘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