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花开,带着一份对语文教学的热忱,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名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先锋作用,3月30日,我校语文科组进行了整本书教学专题研讨。由佛山市小学语文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南海区教学能手张雪老师执教科普阅读方法——《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给老师们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上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张雪老师与403班孩子上课
在这节课上,张雪老师先是以聊天的轻松氛围导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张雪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科普阅读和提出关联性问题的方法,能进行自己的阅读思考。
课中张雪老师根据《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特点选取出精彩片段让孩子默读、思考和讨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持续阅读心趣,还能回应全书,激发孩子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张雪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行云流水般,将满满干货嵌入课堂中。“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指导学生阅读这本书时,张雪老师带着学生总结出六大科普阅读方法:看封面晓作者、读目录知线索、学联想会提问、细品读批注、明术语懂内容、定计划常积累。让孩子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解惑,在阅读中领略科普文的前后联系。
刘春花主任提出希望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四年级张雪老师为第一梯队,带领四年级团队为核心,延续至所有备课团队,使灯湖小学的阅读走得更远,迈得更稳,扎得更深。
除了展示的课例外,我校语文日常教研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每周均进行新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教研氛围浓厚,教学能力提升,在每次打磨与反思中不断成人成事。
夏玉宇老师日常磨课
老师们即时评课
江家淇老师日常磨课
赖雅诗老师日常磨课
听课后,老师们还即时写下听课心得,自我吸收与反思,为日后积累更多宝贵经验,以下是老师们的收获和心得:
一年级杜昀晓老师:
在张雪老师的课例分享下,我获益匪浅。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导读开始张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预读《十万个为什么》,从观察封面去引导学生从封面获取信息,借助封面和简介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相关信息去设置疑问,由此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张雪老师的课例不仅在传授阅读方法,还提出了阅读兴趣,还提出来阅读建议。这需要我们教师去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任务并实施指导,使这个过程更加到位。
二年级黄文依老师:
今天有幸观摩张雪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例——《科普阅读有办法:十万个为什么》,感受颇丰。首先是被教师从容不迫的资态、丰富准确的课堂评价语感染,整节课如沐春风。其次,张雪老师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消除学生阅读障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教给学生阅读的“六个方法”,指导方法后,多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在小组展示中交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听完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有了深深的思考。
三年级谭宝贤老师: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要我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恰当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情感熏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淀。学生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不断地感悟书本的内涵,让书籍丰富的营养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学生的心中。本节课,张雪老师从封面到目录再到片段阅读的指导教学,在阅读方法上不断地加强引导,孩子们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下,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年级江家淇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张雪老师的《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她宛如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引领孩子们游弋语文之海,趣学科普文阅读方法,收获可谓妙不可言。
上课不仅是知识信息传播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课堂伊始,只见张雪老师以“雾凇”激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方法指导,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五年级陈绮瑶老师:
今天有幸观摩张雪老师的统编教材下的整本书阅读《科普阅读有方法:<十万个为什么>》课堂,深觉受益匪浅。
一本书,如果做教师的也只是匆匆一瞥,就在班上上整本书的课程,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于心急,这样上出来的课也只能是流于形式,止步于尝试,并不能称之为专业。
不断尝试,才会柳暗花明。深知整本书的阅读对孩子们的益处,所以即使开始得晚一点,做得暂时不够好,我还是会不遗余力的在班级进行着尝试,带着对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学习收获,加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我相信,班级的阅读课程一定会走上正轨。
六年级陈文静老师:
张雪老师是位擅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在课堂上,她真诚地与学生沟通,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对学生积极评价。她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真实的课堂,让孩子想说、敢说,大胆说、随意说,让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更能积极主动学习,这是一节师生互相“成就”的真实课堂。
在教学中,她以看封面晓作者——谈目录,知线索——学联想,会提问——细品读,作批注的过程,教学思路十分清晰,让同学们在这节导读课中学会了阅读方法,从读封面,读目录,读文段几方面让孩子有了读书的宏观方法论。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张雪老师的这堂阅读指导课,是学生“听得懂”,老师“学得会”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模仿的优秀蓝本。经过一节导读课的引领下,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掌握了阅读批注的方法。同时张雪老师也对本节课进行了延伸,由一节课,而爱上一本书,以及更多的作品,从而爱上阅读,这也是我们语文人应该追求的目标。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需要坚持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
撰稿:赖慧倩
拍摄:江家淇
审稿:梁素萍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