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肇庆新晋网红打卡地,现在去刚刚好!

多彩肇庆
+ 订阅

去年,封开县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后,

文旅产业发展爆发性释放。

仅今年春节假期,

封开全县就接待游客超16.6万人次,

创造旅游收入达4951万元,

其中贺江碧道画廊共接待超8万游客,

旅客量排全市景点第二、新建景区第一。

▲老牛阿杰 摄

今年,

封开县进一步加快了创建

贺江碧道画廊国家级4A景区的建设进度,

使得这片岭南古都大地

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线带片促振兴

项目景点遍地有

封开县,

因山而秀美、因水而灵动、

因文化而厚重。

是一颗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绿色明珠。

为推动乡村振兴,2018年广东省提出在省际边界地区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封开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是其中一条,也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一条省际廊道,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正是处于廊道的核心区域。

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在做好风貌提升和历史文化挖掘的同时,着重做好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两大产业板块的建设,沿线区域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培育数个现代特色产业项目。

江口街道台洞村

毗邻广西梧州的城东镇,

“山、水、田、园、林、湖、湾、岛”等

地貌形态丰富。

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封开贺江奇景生态游贯穿全村,

村内自然环境优美,竹林树木繁多,

沿江竹洲碧道、“贺江第一湾”景观

堪称世外桃源。

台洞生态公园。柴嘉蔚 摄

近年来,台洞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依托沿江优美生态自然环境和万亩竹林,打造竹洲碧道、感恩亭、竹林沙滩游乐场、林荫小道等产业碧道和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建设乡村电商服务中心,吸引了一批大学生返乡创业团队落户,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实现了“产业建在屋前后,创业可在家门口,就业不出村门口”。

游客品尝竹荪鸡煲。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强 摄

在2020年“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肇庆市封开县江口街道台洞村被评为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与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乡村振兴大擂台》,封开县江口街道台洞村被评为“优秀村”。

“九曲十八弯,处处是美景”

是封开贺江碧道画廊的一大特色,

也是封开全域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图源:封开发布

封开县文广旅体局供图

沿着贺江前行,

来到了大洲镇大洲社区的足食村,

足食村原本是一个发展滞后的自然村,

在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足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图源:封开县融媒体中心

而在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中,

封开县充分利用创建贺江碧道画廊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

在这里着力打造精品民宿示范点,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游览的最后一站

是大洲镇的东畔村,

东畔村不仅是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市级生态文明村、廉洁法治示范点、

广东省乡村文化旅游名村、

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还是首批被认定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大洲镇东畔村

漫步于贺江碧道画廊,

欣赏着“九曲十八弯,一弯一美景”的

大美贺江的同时,

你定会不由得感叹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创建等

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洲东畔村 莫献绪摄

活化利用古历史

一村一景展风采

封开历史悠久,

素有“两广门户”之称,

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要地,

也是岭南土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粤语的发源地,

同时也是广东、广西及广州得名来源,

是岭南地区通往中原广大地区

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丝绸之路海陆对接点。

▲老牛阿杰 摄

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4A景区的支撑。

封开县去年已经成功

创建了龙山4A景区,

目前正在全力创建贺江碧道画廊4A景区。

龙山景区位于封开县河儿口镇,

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

素有“广东小桂林”美誉,占地面积129.3公顷。

景区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山水映辉所衬托出的一片片迷人景色。

谢厚灿摄

景区内有独一无二,

鬼斧神工所雕的石灰石熔岩神奇景观

还有多种或轻松写意或紧张刺激的旅游运动,

进入景区会使你有如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重拾清新、梦幻、生动的感觉。

“国内首个主题溶洞”龙山·梦多奇。谢厚灿摄

与龙山景区不同的是,

贺江碧道画廊景区

位于封开县西南部的两广交界处,

景区横跨了江口、大洲两个镇,

面积超过42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游览区面积超过13公里

主要从大湖塘村至罗田村的贺江沿线,

包括大湖塘村、扶来村、台洞村和大洲镇等区域。

▲贺江碧道画廊。老牛阿杰 摄

贺江碧道画廊景区

是一个青山含黛、碧江绕村,

山、水、林、田、湖、湾、岛风光兼具,

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融为一体的景区。

景区拥有美丽的贺江风光,

又有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风貌

和远溯秦汉的人文历史遗址。

▲老牛阿杰 摄

在考古学界闻名遐迩的古遗迹——潇贺古道就在景区范围之内。据介绍,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曾是古代中原王朝控制岭南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大动脉之一,贺江入西江直达珠江,孕育了岭南文明,催生了广府文化,造就了广信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

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

景区内的大洲镇是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表演产品,

包括“五马巡城舞”“麒麟白马舞”

“采茶戏”“封开山歌”等。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乐祺 摄

完善基建新景点

贺江沿线美如画

今年,封开县进一步加快了创建贺江碧道画廊国家4A级景区的建设进度,该县从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旅游振兴入手,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路为廊、以水为链”,串点连线、以线带片,把水陆交通、江河水道沿线建设成风景如画的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使这片岭南古都大地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花塘村的花海世界鲜花盛开,美景如画。

为重现潇贺古道的繁华,打造美丽廊道,封开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632亿元,实施了生态、产业、文化等各类乡村振兴项目246个,通过山水林田湖路综合整治,打造了一批具有美丽庭院、乡村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湿地公园的美丽宜居、特色精品村。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建牢基、辐射带动、旅游休闲等,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不仅展示了一幅历史文化传承画卷,而且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发展的成果。在这里,“车道、水道、绿道、碧道、赛道、古驿道”六道融合、互为益彰。

▲韩建信 摄

此外,封开县还对景区的软硬件进行了“升级换代”。在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购物、邮电、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和景观质量等各方面进行了整治提升。据介绍,贺江碧道画廊旅游观光巴士共设置7个站点,始发站设置在扶来游客服务综合体,巴士枢纽站为两广源流博物馆停车场和西畔游客服务中心。贺江第一湾、花塘村、台洞村、励志新村、足食村、竹洲碧道入口等节点均设置有巴士停靠站,方便游客上下车。

如今,

贺江碧道画廊景区

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相信不久之后,

这里将蝶变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快来这里打卡吧~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强

多彩肇庆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