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4:
常平桥梓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李任之故居——李任之生平事迹陈列馆——桥头迳联村古建筑群——桥头力嘉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
走读红色东莞第四条路线,我们将穿行于常平镇与桥头镇之间,首先在常平镇参观革命旧址,在红色祖屋感受当年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探寻“影响中国的东莞人”李任之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足迹。
随后,我们将转向桥头镇,在高低错落的古建筑群里领略东西文化合璧的文化特色,在斩竹漂塘、透火焙干等过程中体验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古为今用。
旧址与古村、传统与工业文明,重走优秀共产党人的足迹,在工业园区体会文化传承。
重走李任之的戎马人生
第一站,我们将走进常平镇桥梓村的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
1927年秋,中共东莞县委成立,县委机关就设在桥梓村的周氏宗祠,在这里,蔡如平等革命先辈领导全县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周氏宗祠也因此成了“红色祖屋”“红色祖址”。
当时最紧急的任务是成立工农革命军,配合广州起义,进行武装暴动。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中共东莞县委计划集结农军,准备攻打县城,策应广州起义。后因广州起义失败,这个计划取消。
以桥梓周氏宗祠为指挥中心,中共东莞县委成员高举武装斗争旗帜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红色革命路上从不缺少优秀的革命人,1938年东莞人李任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竭尽一生热忱为党效忠。
第二站,走进李任之故居,听听当年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83年3月12日,在武昌洪山礼堂的追悼会上,悼词这样总结李任之的一生。
李任之(1919-1983),原名李包吉,东莞市常平镇横江厦村人,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期挺身而出,不畏牺牲;在开国建设时期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在血雨腥风中坚守信仰与立场,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竭尽一生热忱,被誉为“影响中国的东莞人”。
通往李任之故居的小道有些曲折,沿着指示牌往里走些,就能看到一个红砖青瓦外墙的小院,小院门檐上挂着刻有“李任之故居”五个大字的牌匾。踏入小院的大门,一颗挂满果实的龙眼树在清风吹拂下沙沙响动,葱葱绿绿的小草在青砖地缝中冒出头来。
李任之故居位于横江厦村缺巷路7号,建于清代,由大院和五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房屋经过修葺后,仍保留着青砖石脚的建筑风格。李任之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在李任之生平事迹陈列馆,其17岁后的人生可见一斑。
在常平镇文化中心一楼的李任之生平事迹陈列馆里,李任之的一生浓缩成一幅幅展画。年少的贫寒艰苦、中青年的投身革命、再到年老的情寄故乡,都被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历史照片所见证。
1936年,李任之到莞光小学任教,组织学生、号召农民群众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李任之来到中国红色革命圣地——延安,随后进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于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李任之组织起义军配合新四军成功端掉日伪军尤集据点,将地方国民党军官和土匪力量统一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
解放战争期间,李任之根据上级部署,带领大家收复多处失地。在宿东作战中创造了“大王集大捷”以一个连歼敌五个连的光辉战绩。新中国成立后,李任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把心血和汗水洒在安徽和湖北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畅游最美古村,体验千年印刷文明
接下来将是一趟从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第四站,我们将踏向古朴的麻石路,在迳联(贝)古村落的水塘、古井旁回味古村古韵。
坐落于东莞市桥头镇婆归岭下的迳联(贝)古村落,建于南宋时期,迄今已近800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曾出过3名进士。
迳联古村落由东和北两座围门、麻石路、书房、水塘、古井、凤凰亭、罗氏宗祠、进士府、罗少彦故居、民居群、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构成。西方两大教派和东方的古典建筑,体现出古村落东西文化合璧的特色,也标志着东方文化最具包容特点的广东文化之最。
整个古村落的建筑高低错落,加上池塘、山林搭配,构成一幅迷人的古村风情画面。因村落风景优美,房舍古朴,电视剧《情浓大地》《冷暖两心知》,以及《我来自广州》《军魂》《代理市长》等影视剧曾在此村拍摄。
第五站,我们从古建筑中回过神来,走入工业旅游示范点,在力嘉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感受印刷文化的古今魅力。
以中国四大发明之印刷术和造纸术为主导线,力嘉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结合现代化创意设计文化,围绕印刷包装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品牌。
目前,产业园已成功打造了包装印刷博物馆、力嘉企业馆、环保包装印刷科技新动向展厅、大湾区3D科创实验基地、3D文化艺术长廊等,并配有餐饮区、嘉湖观、文创销售区等休闲区,还可进行特色教育课程,可谓综合配套一应俱全。
游客去到力嘉,力嘉包装印刷博物馆是首先必去的“打卡”点。作为东莞首个民办包装印刷博物馆,力嘉包装印刷博物馆以传承中华印刷历史文化为主题,追溯纸张发明、雕版技术、活字印刷;回顾汉字信息处理、王选激光照排;浏览数字印刷、绿色包装,全面讲述印刷先贤智慧;展示造纸术工艺流程全息影像,从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等过程,凸显一张纸改变一个世界的历程。
为了让市民在游玩中也能更加了解包装印刷行业,产业园精心规划包装印刷生产基地,构建了一个“可观(景观)、可玩(参与)、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
【记者】李玲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