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公布2020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3.07亿元,同比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36.63亿元,同比增长10.27%。
从报告来看,创新产品推动成为复星医药业绩增长一大亮点。数据显示,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新增生产规模(2000L)获批后快速放量,202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在新患者的使用比例超过50%。2020年8月开始销售的新产品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上市后加速市场准入,积极推动纳入国家、各省市医保目录,实现收入均为约1.4亿元。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全年研发投入共计40.03亿元,同比增长15.59%;其中,研发费用为27.95亿元,同比增长36.94%。
在许可引进方面,2020年3月,复星医药与BioNTech签订协议,获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mRNA新冠疫苗。
3月30日,在媒体沟通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回答南方+记者提问时透露,目前正在滚动向国家药监部门提交包括药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在内的注册资料,期待在资料完备后可以尽快在内地获批上市。
3月24日,有媒体转载中国香港、澳门政府新闻,因 BioNTech生产的mRNA 新冠疫苗封盖有关瑕疵,港澳地区即日起暂停接种。
复星医药随后发布公告称,向中国香港及澳门供应的mRNA 新冠疫苗BNT162b2共有“210102”“210104”两个批次。BioNTech注意到其生产供应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批号为“210102”的该疫苗产品中存在少量西林瓶封盖有关的瑕疵。本着对产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确保疫苗的接种安全,BioNTech和复星医药发起对该问题的原因调查,并通知香港澳地区相关主管部门暂停接种批号为“210102”的该疫苗。
吴以芳介绍,BioNTech的新冠疫苗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澳门从2021年3月3日开始接种,香港从3月6日开始接种。针对相关批次产品的瑕疵问题,目前相关质量调查仍在进行当中。“调查牵涉到疫苗生产的全流程,以及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需要进行多项检测。”
吴以芳表示,复星与德国BioNTech认为,没有证据显示相关mRNA新冠疫苗存在安全风险,已接种的市民不需要担心。“按照计划3月27日需要开始接种第二针,但在一定时间内接种第二针都是可以的,近期其他批号的mRNA新冠疫苗将会很快供应港澳市场,为市民提供后续接种。”
据介绍,目前复星合作伙伴BioNTech在新冠疫苗研发上已经取得新的进展,包括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乙肝、艾滋患病人群以及免疫系统低下的肿瘤患者和老年人等,疫苗体现出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的合作伙伴正在扩大研究,针对孕妇和儿童开展疫苗相关研究,希望上市后可以做到全人群覆盖。”吴以芳表示,目前内地已经有4款新冠疫苗上市,希望复星新冠疫苗上市后可以与上述疫苗达成良好的协同和补充,共同服务抗疫事业。
此外,吴以芳表示,从目前来看,新冠病毒可能会长期存在,未来需要大量可及性更高、适合全人群使用的高质量疫苗帮助建立免疫屏障,在国内生产疫苗有利于进一步可以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复星医药一直在跟德国BioNTech接触,争取尽快在国内实现疫苗生产。
【记者】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