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走进鲜为人知的“天才病”

南方+ 记者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逢人就夸未婚夫长得帅,还时不时发出傻笑声?近日,#女子婚前性情大变得了桃花癫#的话题引发网友关注。其实“桃花癫”只是一种民间俗称,这种病有个更为大众所知的名字——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今天(3月30日)是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南方读+带你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

女子婚前性情大变得了桃花癫

“一边是天才 一边是疯子”

双相情感障碍是以躁狂或抑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一般来讲,患者两种状态时常反复交替出现,可能某一段时间抑郁主导,下一段时间躁狂主导,接下来又是抑郁。

如果在白纸上画一条曲线来形容,普通人的情绪波动相对平缓,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低谷,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则在低谷之后还会出现高峰,两者不规则交替。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被双相障碍所困。如果搜索一下患有该疾病的名人,你会发现里面既有颇多成就的科学家,也有闻名遐迩的艺术家、文学家,还有众多政治家及商人。从《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到英国女作家伍尔芙,从梵高、玛丽莲·梦露到丘吉尔……这些名人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所以,也有人称双相情感障碍为“天才病”。

为了提高临床确诊率和大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关注度,国际双相情感障碍联盟(ISBD)、亚洲双相情感障碍联盟(ANBD)和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基金会(IBPF)联合发起倡议,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这一天,也是梵高的生日。

那么,为什么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作“天才病”呢?因为当患者处在“躁狂相”尤其是“轻躁狂相”时,常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旺盛、动力十足、思维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甚至可以帮助工作超常发挥

图中的患者认为躁狂发作的终点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图片来源:柳叶刀杂志:Picturing health: living with bipolar disorder。作者:Matthieu Zellweger

图中的患者认为躁狂发作的终点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图片来源:柳叶刀杂志:Picturing health: living with bipolar disorder。作者:Matthieu Zellweger

这个时候疾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不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轻躁狂对患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临床上也有实例证明:高中生患者来就医,家长表示,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学什么都非常容易,在校学习轻松、作业完成快,业余学习绘画、音乐速度也非常快,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是个“神童”。

但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身处抑郁和躁狂的“双面人生”,他们的处境相比抑郁症似乎更为危险。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刘铁榜指出,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一生当中可能长期处于极端情绪的剧烈波动中,正因如此,疾病带来的情绪反复、身心俱疲和社会压力等都使自杀的阴霾始终笼罩着患者。 

南方日报记者 曾强 摄

南方日报记者 曾强 摄

自杀率高,确诊难度大

双相情感障碍没这么简单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它的发病率并不低。在我国,大约每1000人中就有5-10人患有此病

更值得警惕的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何洪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0%-2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自杀行为,这一几率高过抑郁症,自杀成功率也高过抑郁症,而且以青少年患者居多。“通常在16-25阶段,出现情绪不稳定,伴有冲动性,要特别小心双相情感障碍。虽然表现出来是抑郁,但自杀可能性更高。”

如何区别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

如何区别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主任方贻儒教授解释,一般人可能觉得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很高,但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比抑郁症更高。这和“双相”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本身就比较冲动,缺少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他们有的时候没有慎重考虑,一旦决策,马上就去做了。
还有就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共病存在比例较高,造成自杀风险也会增加。很多患者会有躯体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共病,比如有酒精依赖、吸毒、精神疾病等,还有躯体疾病的共病,包括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偏头痛。

抑郁情绪困扰了李红很多年,她在2010年确诊躁郁双相情感障碍。南方日报记者 罗斌豪 实习生 董梓浩 摄

抑郁情绪困扰了李红很多年,她在2010年确诊躁郁双相情感障碍。南方日报记者 罗斌豪 实习生 董梓浩 摄

双相情感障碍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误诊漏诊率高,一般都会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人格分裂症、人格障碍等。资料显示,中国约有37%的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患者平均从首次发病到确诊要10年左右。 

一旦误诊会导致什么后果?方贻儒指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被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不当使用抗抑郁剂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从抑郁发作转向躁狂发作。

复发率高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大特点,抑郁症大概一生当中的复发率有80%,就是说这次发了抑郁,可能有80%的患者这一生当中还会有复发。但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超过90%。也就是说,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往往不太能避免。
“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确切是身体的哪个地方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治疗去控制它的症状,当然治疗后还是有显著效果的。”方贻儒教授说。

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公益服务活动。图源:新华社

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公益服务活动。图源:新华社

“天才病”也是病

尽早发现治疗最重要 

跟大部分精神疾病类似,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也非常复杂。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在所有精神障碍中,遗传相关度最高。数据显示,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易感性,加上后天环境因素,甚至胚胎发育时的病毒感染等,都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压力也是情绪障碍的一个核心因素。何红波主任指出,压力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从而影响身体的代谢、认知以及基本生理功能。特别在青少年阶段,人体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面临升学、人际交往等各种压力,同时大脑神经发育还未成熟,这也是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的生理学因素。有资料显示,学生时代的学霸、企业中的高管等具有精力旺盛、情感丰富、追求完美等特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淮北市的小学生在相山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音乐室听音乐放松身心。图源:新华社

淮北市的小学生在相山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音乐室听音乐放松身心。图源:新华社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情绪大喜大悲是该疾病的显著特征,但这种情绪症状与我们正常的喜怒哀乐有什么区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甘照宇表示,正常情绪的喜怒哀乐与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表现差别,主要在于这种情绪是否受自己控制。抑郁发作的核心就是病人丧失了自我快乐的能力。就是你让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不能开心起来。而躁狂和正常的开心也是这么区分,正常开心的话心态应该开放包容,而躁狂的病人就是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形式做事,如果别人不认可其意见的时候,比较易怒和生气。

图源:新华社

图源:新华社

换句话说,当长时间出现较大的、没有明确诱因的情绪起伏,以至于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时,就要警惕并及时就诊。

“天才病”也是病,讳疾忌医不可取。当自己或者身边亲人朋友出现了类似症状,一定要给予重视,尽早去正规医院就医、寻求帮助,对于患者我们也要多一点关心和理解,精神疾病不是妖魔鬼怪,需要积极面对而不是闭而不谈,这一场“心灵感冒”终会痊愈。

图源:新华社

图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MDQ用于筛查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包含13个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是非问题,当前测试采用的量表为2010年杨海晨博士翻译版。该量表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用的双相情感障碍筛查量表。

*选择“是”计1分,总分7分及以上,属于阳性(异常);7分以下,属于阴性(正常)。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如果感觉异常,还请尽早就医。

参考资料:

细胞世界微信公众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吗?

澎湃新闻:双相障碍日|患者时而躁狂时而抑郁,近四成被误诊为抑郁症

南方日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人民网:双相障碍:“天才病”是病就得治(健康关注)——写在“世界双相障碍日”首次来到中国之时

南方都市报:正常喜怒哀乐与双相情感障碍有何区别?区别在于是否可控

【话题研究员】陈明诗 严慧芳

【本期策划】胡良光 李珩丹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罗健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