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水,惠州人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巽寮湾、双月湾等海滨旅游胜地,而小编想到的则是稔平半岛之“心”——考洲洋。
考洲洋,地处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南部,是红海湾向内陆延伸的一个溺谷湾,为半封闭水体。历史上河道纵横,3条河流蜿蜒而过,海水与淡水在此交汇,形成海中有岛(稔平半岛),岛中有洋(考洲洋),洋中有岛(盐洲岛)的独特地理环境。
考洲洋,正是稔平半岛之“心”,潮起潮落,犹如人类脉搏。
每年12月至来年4月,是候鸟迁徙经停广东的时节。考洲洋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之一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因其拥有成片原始红树林和近年来新种植的红树林,吸引着众多候鸟来此越冬。
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水面上低空飞过,丝毫不在意一旁明目张胆的摄像头,因为考洲洋是它们的家,而它们是考洲洋的居民。这一景象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然而放在二三十年前,却是个想都不敢想的画面。考洲洋在历史上曾是粤东地区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围垦造田,80年代围塘养殖、海岸工程和城市建设,红树林面积急剧下降。
红树林保护得比较好的主要分布在考洲洋西北面、盐洲岛北部、吉隆河口等地。盐洲岛北部现有原生态红树林50亩左右,加上东西侧的零散的红树林,面积仅达150亩。水体污染,红树林锐减,海洋灾害频发,栖息地遭到破坏……考洲洋不再受水鸟及海洋生物光临。当地人们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的不只是生物们的家园,他们赖以生存的水产养殖业也遭到严重制约。由于水质变差,牡蛎生长速度缓慢,品质大不如前。百姓深受其害,渔民生活困顿,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总体下降。开展考洲洋生态治理和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考洲洋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前(2012年)
考洲洋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后(2014年)
2014年,惠东县开始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启动考洲洋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工作,彻底清理拆除考洲洋海域范围内所有养殖与捕捞设施。清退滩涂、浅海围网养殖1.4万亩,拆除围网设施22万米,清退迷魂阵网、拦网等非法捕捞作业エ具230多槽。2015年,重点清拆吊蚝养殖,把不合规的2000多亩清拆掉。2016年,又对网箱养殖进行整治,清拆非法养殖户22户。
2017至2019年,惠州市自然资源局争取中央、省级、市级资金共计9539.93万元,开展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堆填整治滩涂3000亩,包含红树种植区2000亩,种植红树800万株,红树育苗1000万株。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考洲洋西北海岸带规划建设好招楼湿地公园。项目规划总面积8040亩,其中湿地面积7960亩,打造以红树林生态保育为主,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恢复与科研检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及湿地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一期工程中,景观设施建设已于2017年5月开工,2019年6月完工。二期工程即将开工,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湿地公园大门、湿地公园广场、科普楼、客服楼、水上交通码头4个,修复沿岸海堤,购置科普巡查艇等。不久,这里将成为惠州新的生态旅游打卡胜地。又是一年候鸟季,新种植的红树虽然不高,但是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净化水质和空气、防风消浪、固岸护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考洲洋再次得到水鸟和海洋生物的青睐。
【通讯员:惠州市自然资源局黄凯雯】
粤自然小编团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