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奔月”水稻,今天“乔迁新居”!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嫦娥五号“奔月”水稻,今天“乔迁新居”!

嫦娥五号搭载的“奔月”水稻在31天前种下,如今已长成青绿的秧苗。今天上午,历经拔秧、清洗、运送、插秧等过程,它们被移栽到华南农业大学基地。

接下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航天育种中心”)的科研人员将继续精心护养这批珍贵的水稻秧苗,并对它们进行全面“体检”,期待在7月迎来收获。

VLOG|嫦五“太空稻”搬家记

▲VLOG|嫦五“太空稻”搬家记

保证每穴单株深浅合宜

早上8时,航天育种中心的温室大棚里,航天育种中心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王加峰带着博士研究生孙凯、张健、吴林宣和硕士研究生谢华斌,挽起袖子,准备拔秧。

他们面前,是已经生长了一个月的“奔月”水稻们。2月26日,这批“奔月”稻种在南方日报、南方+镜头的见证下播种,如今已长成20多厘米高的秧苗。

吴林宣小心翼翼地把几株水稻秧苗从育苗盆里拔出,放到清水里轻轻漂洗,洗去根上沾着的泥土,同时要尽量保证脆弱的水稻根系不受损坏。然后,她把这些秧苗放进编好号、装有清水的烧杯里,等待下一步的整理。

20分钟后,近2000株秧苗被装到10个烧杯中。4名学生“护送”它们离开温室大棚,坐上大巴车,前往“新居”。10时许,水稻秧苗们到达华南农业大学基地,来到航天育种中心的专属大田里。

王加峰指挥学生们在田间拉起了8条红绳,作为插秧的准线,保证秧苗们排列整齐、间距合理。孙凯、谢华斌和吴林宣每人拿起一把秧苗,在田中倒退行进,俯身插秧。为了方便插秧和田间管理,防止飘苗和虫害,他们还要把秧苗顶端的部分叶片去掉。张健负责在田间穿行,为同学们传递秧苗。他们给每株水稻秧苗做好区分和标记,精耕细作,做到每穴单株,即每个位置只插下一株秧苗,并且要注意不能伤害秧苗的根部。

“记得你们学过的插秧技术,注意间距和深浅!”王加峰在田埂上高声提醒,秧苗不能插得太浅,以免因为土壤松动而倒伏;也不能插太深,否则容易导致水稻分蘖少甚至不分蘖。“一定要保证插秧质量,否则秧苗长起来后不容易看出性状区别。”

说罢,王加峰跳进田里,与学生们一起劳作起来。

将对每株秧苗进行基因检测

很快,这批水稻秧苗就在“新家”安顿下来了。接下来,科研人员要如何照料它们?

王加峰介绍,完成插秧后要施足肥料,保证营养,尤其要施加分蘖肥促进其分蘖生长,并且做好杀虫等田间护养工作。“到了五月底、六月初就要抽穗了,在这之前我们还要进行‘晒田’以抑制分蘖,促进水稻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抽穗一个月后,大概在七月上旬能迎来收获。”

在试验田里,科研人员设置了嫦娥五号搭载及其他处理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

航天育种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接下来科研人员将持续对水稻进行取样、观察,并对每一株水稻都进行基检测,“我们之前已经掌握了这个材料的基因序列,只要把这些个体的基因序列与标准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就能清晰辨别出突变的基因。”

7月收获后,每株水稻个体都会形成一个水稻株系,种植的规格和方式也会有所改变,面积将增加很多。

慢直播吸引千万网友同屏“云种植”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种业市场规模将近千亿,但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涉及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监管等全链条各环节,提出要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自这批珍贵的种子回到广东以后,南方日报、南方+多次策划报道,并在种子发芽生长的现场设置慢直播镜头,邀请全网网友一起参与“云种植”。戳这里,观看慢直播<<

截至目前,这场独特的慢直播已吸引到大批网友“打卡”点赞,全网点击量超过1300万人次。大家在默默为水稻们加油鼓劲,期待它们茁壮成长,为中国人的饭碗、餐桌增光添彩。

【记者】吴少敏 钟哲 刘佳荣

【摄影记者】张梓望 徐昊

【剪辑】莫丽婷

编辑 姚昱旸
校对 符如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